时间: 2025-05-03 16: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0:37
独木桥斜。做成寒色,几点昏鸦。疏树西山,夕阳江寺,残雪人家。问伊浪只淘沙。怎淘去年华梦华。柳已无丝,枫还有叶,梅又将花。
在斜斜的独木桥上,映衬着寒色,几只昏鸦在低飞。稀疏的树木在西山上,夕阳照耀着江边的寺庙,残雪覆盖着人家的屋顶。我问那浪涛,是否能淘洗掉往日的梦幻。为何又无法洗去过往的岁月?柳树已无细丝,枫树还有叶子,而梅花又即将开放。
作者介绍:易顺鼎(1640年-1715年),清代诗人,字君绰,号梦溪,江苏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兼具情感与哲思,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柳梢青·荻港即目》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秋冬景象的同时,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开头“独木桥斜”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艰难,仿佛人生的旅途上,只有这一条窄小的桥可供行走,周围一片寒色,令人心生寒意。接着,诗人通过“几点昏鸦”描绘出黄昏时分的孤寂,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问伊浪只淘沙”一句,诗人向浪涛发问,似乎在追问岁月是否能带走曾经的梦想,然而“怎淘去年华梦华”却是无奈的叹息,表明无论浪潮如何冲击,过去的时光依然不可回返。接下来的“柳已无丝,枫还有叶,梅又将花”则对比了生命的不同阶段,柳树失去细丝,象征着青春的消逝;而枫树仍有叶子,暗示着生命的延续;梅花即将盛开,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邃而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独木桥”象征什么?
A. 人生的乐趣
B. 人生的艰难和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D. 旅行的快乐
“柳已无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青春的消逝
B. 生命的延续
C. 快乐的回忆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梅又将花”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悲伤
B. 生命的希望与新生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