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9:47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之。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斯。
遗言落人间,取论极研几。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
大学著明法,格物乃阶梯。放心苟不收,上穴下射格将安为。
古人贵为己,末习多外驰。岂无实践者,兹焉当孰归。
晚生拜遗像,敷衽跪陈词。愿言予服膺,没齿终不渝。
修身养性应当以敬为主,求知进学则在于致知。
就像车子要行驶必须有轮子,哪怕是小步也不能停滞不前。
孔子所教导的,只有以敬为根本。走上讲台,坐下便能倾听,
在这里,阳光正好洒在我的身上。
先贤的遗言流传于世,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心中应当收敛,丝毫的放纵都不可容忍。
《大学》明确了求知的方法,格物则是通往知识的阶梯。
如果心思不能专注,那么如何能准确地掌握知识呢?
古人重视自我修炼,而后习惯却多偏向外界。
难道没有实践者吗?那么今后该向谁归依?
我晚辈拜见先贤的遗像,恭敬地跪下陈述我的愿望。
希望我能铭记于心,直到老去也不改变。
作者介绍:李道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注重修身养性和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常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道传向虎丘祠堂的拜访之际,表达了对古人教诲的敬仰和对自身修养的反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儒学复兴的文化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教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修身和求知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强调了敬重和求知的关系,显示出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诗人以“如车去只轮”来比喻学习与修身的必经之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整首诗结构严谨,通过对比与比喻,层层递进,从个人的内心修养到对古人智慧的崇敬,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一句,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自我约束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愿言予服膺,没齿终不渝”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先贤教诲的深刻渴望与承诺,充满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使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修身和求知的重要性,提倡对古人智慧的尊重,倡导内心的专注与自我修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进学在致知”,意为:
A. 学习只需记忆
B. 学习在于探索知识
C. 学习不需要实践
诗人对古人教诲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敬重与传承
C. 只关注个人利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