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山望海四首 其一

《登山望海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8:07:13

诗句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

独倚阑干尽日,此身与世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7:13

原文展示:

登山望海四首 其一 张耒 〔宋代〕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 独倚阑干尽日,此身与世悠悠。

白话文翻译:

江面宽阔,风烟容易带来黄昏,山势高耸,草木最先感受到秋意。 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整日如此,我的身体和这世界一样悠远无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阔:江面宽阔。
  • 风烟:风中的烟雾,这里指黄昏时的景象。
  • 易晚:容易带来黄昏。
  • 山高:山势高耸。
  • 草木先秋:草木最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 独倚阑干:独自倚靠在栏杆上。
  • 尽日:整日。
  • 此身与世悠悠:我的身体和这世界一样悠远无边。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登山望海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登山望海时所作,通过对江阔风烟、山高草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登山望海的景象,通过对江阔风烟、山高草木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诗中的“独倚阑干尽日”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阔风烟易晚”:描绘江面宽阔,风烟容易带来黄昏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山高草木先秋”:描绘山势高耸,草木最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独倚阑干尽日”:表达作者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整日如此,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沉思的状态。
  • “此身与世悠悠”:表达作者的身体和这世界一样悠远无边,传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江阔”对“山高”,“风烟易晚”对“草木先秋”,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草木先秋”赋予草木以人的感知能力,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阔:宽阔的江面,象征着广阔的自然空间。
  • 风烟:风中的烟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山高:高耸的山势,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 草木先秋:草木最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江阔风烟易晚”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江面宽阔,风烟容易带来黄昏 B. 江面狭窄,风烟不易带来黄昏 C. 江面宽阔,风烟不易带来黄昏 D. 江面狭窄,风烟容易带来黄昏

  2. 诗中的“山高草木先秋”表达了什么? A. 山势低矮,草木后感受到秋意 B. 山势高耸,草木最先感受到秋意 C. 山势低矮,草木最先感受到秋意 D. 山势高耸,草木后感受到秋意

  3. 诗中的“独倚阑干尽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忙碌的状态 B. 孤独和沉思的状态 C. 兴奋的状态 D. 无聊的状态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登山望海四首》与苏轼的《赤壁赋》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但张耒的诗更加简洁,苏轼的赋更加详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背景。

相关查询

芭蕉(数岁时作,传于都下) 和气致祥诗 浪淘沙(汴州) 浪淘沙 青县以北书所见 兴济县刁芬之限穷字 蝶恋花 醉太平 偶成 宿山寺步壁间韵 习静园用顾幼耕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学贯天人 齒字旁的字 橹罟子 垂头塌翼 试作 蔼然仁者 风移俗改 包含箕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借题发挥 玉天 角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觊觎之心 工缴费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