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06
决甃神通未易论,
雨声留客夜翻盆。
不辞客路春泥滑,
且足秧田旧水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作者正留客于此,虽是春天的泥泞道路,仍然愿意踏上去。雨声如同翻动的盆子,喧闹而热闹,留住了客人,尽管道路泥泞,依然愿意走向旧日的水田。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雨声留客”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对雨夜的描写,常常用雨声来表现客人心境的留恋与思绪的纷乱。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对乡土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留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鳗井》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雨夜留客的场景。诗的开头以“决甃神通未易论”引出雨声的渗透与奇妙,仿佛在说,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接着“雨声留客夜翻盆”则生动地表现了雨声的喧闹与热烈,仿佛在翻动一个个盆子,传达出一种生气勃勃的氛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时刻的珍视。
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现出一种不畏艰辛的心态,“不辞客路春泥滑”,尽管路途泥泞,依然愿意踏上这条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且足秧田旧水痕”则是对往昔的一种追忆,水痕象征着往日的生活痕迹,给人一种温暖的怀旧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雨声”“泥滑”“水痕”构建了一个富有生机的春夜场景,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友人的留恋和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惜,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诗中的“决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类
B. 砖石的砌筑
C. 春天的泥土
D. 夜晚的声音
诗中“雨声留客夜翻盆”的意境表达了什么?
A. 雨声的嘈杂
B. 客人的离去
C. 自然的宁静
D. 田园的静谧
“不辞客路春泥滑”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泥土的厌恶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旅行的向往
比较范成大的《鳗井》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范成大更侧重于人与自然间的互动与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宁静的自然氛围。范成大的作品中,友情的主题更为突出,而王维则在安静中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能够对《鳗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