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1:27
满庭芳 重阳真人升霞之前
作者:马钰 〔元代〕
重阳师父,遇吕真人。
养成神内之神。
心起慈悲不住,开阐良因。
时时出神入梦,化人人要出迷津。
登州北,有布王曾见,海里腾身。
华表巨才高氏,在东牟郊外,或见其真。
曾共南京针李,中都开尊。
当初幻躯在日,尚如斯出现频频。
况今也,得成蝉蜕,永占长春。
重阳的师父,曾经遇见吕真人。
修炼内心的神明。
心中生起慈悲之心,不断地传播,开阐良好的因缘。
时常出神入梦,感化众人走出迷津。
在登州北边,有位布王曾见过他,他在海里腾身而起。
华表巨才高氏,居住在东牟的郊外,有时能见到他的真实面貌。
曾经与南京的针李共聚,中都开尊。
当初幻化的身躯在阳光下,频繁出现。
如今已得以蜕变,如蝉般,永远占据长春。
作者介绍:
马钰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以道教文化为核心,作品常体现道教的哲理和修炼的理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道教盛行的社会环境,体现了修道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人世间的慈悲。
这首《满庭芳 重阳真人升霞之前》展示了道教哲学的深邃与修炼者的心境。诗中通过重阳师父与吕真人的相遇,传达了修行过程中内心神明的养成与慈悲心的萌发。诗人用“时时出神入梦,化人人要出迷津”来描绘修道者的使命,即帮助他人走出迷雾,达到觉悟的境界。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借用自然与神秘的元素,如“海里腾身”和“华表巨才”,展现了道教所崇尚的自然与超然,强调修道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提到的“蝉蜕”,不仅是对蜕变的期待,也是对永恒生命的向往,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与坚持,展现了作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人心灵的关怀。在语言上,诗句虽简洁却深邃,富有音乐感,蕴含着浓厚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道教修行的哲理,强调内心的修炼、慈悲的传播以及对长生的向往,表现了修道者对人世间的关怀与超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师父指的是谁?
A. 吕洞宾
B. 马钰
C. 布王
D. 高氏
“蝉蜕”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迷惑
B. 冒险
C. 重生
D. 失败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道教修行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