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50:35
独酌玉笛一声天地愁,便觉梅花瘦。寒流清浅时,明月黄昏后,独醉一蹲桑落酒。夜景醺醺绮罗欢笑彻,檀板歌声歇。宝鼎串香绝,银烛灯花谢,玳筵前酒阑人散也。情描金翠钿侵鬓贴,满口儿喷兰麝。檀板撒红牙,皓齿歌白雪,定不定百般娇又怯。
独自饮酒,玉笛一声传来,天地之间充满了愁苦,梅花似乎也因而显得瘦弱。寒流轻轻流淌,明月在黄昏之后升起,我独自醉倒在桑树下,沉醉于酒中。夜色朦胧,绮丽的衣衫在欢笑中交织,檀板的歌声也渐渐停歇。香气在宝鼎中弥散,银烛的灯花也已经熄灭,玳瑁筵席上酒阑已尽,宾客散去。情意绵绵,金翠的钿饰侵染在鬓发上,嘴里喷吐着兰麝的香气。檀板轻轻一拍,红牙微露,皓齿如雪般洁白,难以分辨的娇羞和怯怯的心情。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擅长词作和曲作,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风格细腻典雅。
《双调·清江引·独酌玉笛一》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元代,诗人面对人生的孤寂与愁苦,借酒抒发情感,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独酌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愁苦中寻找慰藉的心境。开头的“独酌玉笛一声天地愁”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惆怅。梅花的瘦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而寒流和明月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
随着情节的发展,欢笑与歌声的交织让夜色变得热烈,但转瞬即逝,人散酒阑,留下的只有香气与孤寂。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诗人在宴席散去的沉寂中,依然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情描金翠钿的细腻描绘,暗含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全诗通过独酌、欢笑与孤独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苦乐时,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无奈,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玉笛”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奢华
答案:B) 愁苦
“梅花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孤独
诗中描绘的夜景是怎样的?
A) 热闹
B) 寂静
C) 荒凉
答案:B) 寂静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双调·清江引·独酌玉笛一》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