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15
九月初作
作者:陆游 〔宋代〕
九月都门凛欲霜,
羸躯恩免立鵷行。
细书付吏誊初稿,
和药呼儿对古方。
陋巷闭门常谢客,
高斋扫地独焚香。
此生自计终何取?
似有山林一日长。
九月的都城已是寒意逼人,
我这瘦弱的身体免不了要在寒霜中行走。
我将细致的书信交给官吏抄写,
还和药剂师呼唤儿子对照古方。
我常常闭门谢绝客人,
在这简陋的书斋里独自焚香清扫。
我这一生究竟能得到些什么呢?
似乎只有在山林中度过的一日最为悠长。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映。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自我隐居生活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崇尚和对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晚年隐居于杭州,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尤以豪放和清新见长。
创作背景:陆游在晚年时,因政治理想未能实现,常感到失落与无奈,逐渐倾向于隐居生活,寻求内心宁静。因此,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个人处境的深思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九月初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晚年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思考。开篇的“九月都门凛欲霜”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迁,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接着,诗人用“羸躯恩免立鵷行”表现了自己身体的虚弱和对生活的无奈,仿佛在说即便身处寒冷与困境,仍需面对生活的挑战。
随后的“细书付吏誊初稿”展现了诗人仍在坚持创作,尽管环境艰难。而“和药呼儿对古方”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传承。通过“陋巷闭门常谢客”,诗人表达了对世俗交往的拒绝,选择隐居于简陋的环境中,享受独处的宁静。
最后两句“此生自计终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长”深沉而哲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陆游超然的心态与坚韧的生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如“羸躯”)、对仗(如“陋巷闭门常谢客,高斋扫地独焚香”)等修辞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宁静的追求,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我的精神。
诗词测试:
《九月初作》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羸躯”是指什么?
诗中隐喻的“山林”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陆游的《九月初作》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美好。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侧重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而王维则通过美景来传达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