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0:01
作者: 张祜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深窥思不穷,揭趾浅沙中。
一点山光净,孤飞潭影空。
暗栖松叶露,双下蓼花风。
好是沧波侣,垂丝趣亦同。
这首诗通过描绘鹭鸶的栖息和飞翔,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诗人形容鹭鸶在浅沙中探寻食物,展现了它的灵动;一点山光照耀着水面,鹭鸶孤独地飞翔,影子映在潭水中,显得格外空灵。鹭鸶暗中栖息在松叶上,露水打湿了它的羽毛;两只鹭鸶在蓼花下,感受着微风。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与鹭鸶结伴在波涛之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
此诗无明显的典故,但其中所描绘的鹭鸶常作为孤高与清雅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瞩目,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写鸟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鹭鸶的生活,反映对自然的珍视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鹭鸶》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张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鹭鸶在水边的轻盈姿态,展现了鸟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深窥思不穷”即引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接下来的“揭趾浅沙中”则描绘了鹭鸶在沙滩上觅食的生动场景,形象地表现出它的灵动与优雅。
在“孤飞潭影空”中,诗人通过鹭鸶的孤独飞翔与潭水中的影子,传达出一种寂寞而又宁静的心境,令人联想到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孤独。接着“暗栖松叶露”则呈现出鹭鸶在松树间静静栖息的场景,透露出一种隐秘的美感。最后的“好是沧波侣,垂丝趣亦同”则表达了对与鹭鸶同伴、共享自然的向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深邃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揭趾浅沙中”描述的是哪种动物的行为?
填空题:诗中展现自然美的词是“__光净”。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对还是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