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时间: 2025-04-30 18:54:43

诗句

短篷暮舣湘江宿,坐见江豚起还伏。

忽然气作浪山来,一夜雨声如决渎。

凄凄寒气欲相侵,灯火青荧更向深。

床头有酒且径醉,免使万虑萦吾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4:43

原文展示:

短篷暮舣湘江宿,坐见江豚起还伏。
忽然气作浪山来,一夜雨声如决渎。
凄凄寒气欲相侵,灯火青荧更向深。
床头有酒且径醉,免使万虑萦吾心。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时分,轻快的小船停泊在湘江边,坐着就能看到江豚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忽然间,山上吹来阵阵寒风,夜里听到雨声如同决口的洪水。凄凉的寒气想要侵袭过来,灯光微弱,愈发显得幽深。床头有酒,不如痛快地喝醉,以免让万千思虑萦绕在心头。

注释:

  • 短篷: 指小船,篷布薄,便于航行。
  • : 停泊,停靠。
  • 江豚: 江中的一种淡水哺乳动物,常出现在水面。
  • 气作浪山来: 风起,山间的气流使得水面产生波浪。
  • 决渎: 指水流急促,像是河堤决口一样。
  • 凄凄: 形容寒冷、凄凉的样子。
  • 青荧: 形容灯光微弱的样子。
  • 万虑: 形容心中多种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季常,号云川,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经历南渡,生活在湘江一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宿于湘江之际,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伴随着细雨和寒风,表达了诗人在独自面对自然时的孤寂与思虑。社会动荡的背景使得诗人更加渴望平静的生活,酒成为他排遣烦恼的方式。

诗歌鉴赏:

《潇湘夜雨》以湘江的夜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在夜晚的船上,静静地听着雨声,伴随着江豚的起伏,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孤独。首联“短篷暮舣湘江宿”,即刻让人感受到诗人那种悠闲的状态;而随后的“坐见江豚起还伏”,则使得自然生灵的活泼与静谧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中间部分“忽然气作浪山来,一夜雨声如决渎”,突显了自然的变化无常,雨声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凄凉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寒气的侵袭,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惆怅。最后两句“床头有酒且径醉,免使万虑萦吾心”,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孤独和忧虑时的无奈与豁达,选择借酒浇愁,以逃避现实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及自我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在孤独中寻求解脱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篷暮舣湘江宿:傍晚时分,小船在湘江边停泊。
  2. 坐见江豚起还伏:静坐船上,看见江豚在水面上时起时伏。
  3. 忽然气作浪山来:突然间,山间冷风吹来,水面泛起涟漪。
  4. 一夜雨声如决渎:整夜听到雨声,像是河堤决口般的急促。
  5. 凄凄寒气欲相侵:凄凉的寒气想要渗透过来。
  6. 灯火青荧更向深:微弱的灯光愈加显得幽暗。
  7. 床头有酒且径醉:床头有酒,不如痛快地喝醉。
  8. 免使万虑萦吾心:以免让心中无数的忧虑缠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起还伏”与“作浪山”,形成了对称的句式。
  • 比喻:将雨声比作“决渎”,形象生动地表现雨声的急促与凶猛。
  • 拟人:将寒气描述为“欲相侵”,使得自然有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湘江夜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孤独与心灵烦恼的反思。以酒作为解忧的方式,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江: 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归属感。
  • 江豚: 代表自然生灵的活泼,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雨声: 体现出夜的凄凉与内心的烦恼。
  • 灯火: 代表孤独的心境,微弱的光亮映衬出深沉的思索。
  • : 象征放纵与解脱,是诗人对抗烦恼的手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豚”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植物
    C. 一种淡水哺乳动物
    D. 一种鸟

  2. “床头有酒且径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绝望
    C. 豁达
    D. 悲伤

  3. 诗的意境主要是描绘的哪个季节的夜晚?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C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与王之道的《潇湘夜雨》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感受,然而李清照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慨与情感的抒发。而王之道则融入了酒与孤独的主题,展现出一种更为豁达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听琵琶 鸿沟 游钱塘青山李隐居西斋(一作李郢诗)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上人尝有战功) 洛阳道中 赠高处士 重赋鹭鸶 送沈卓少府任江都(一作赵嘏诗) 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夸妍斗艳 见其一未见其二 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八字旁的字 贪躁 千唤万唤 乙字旁的字 折足覆餗 礼多人不怪 重棼 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涉笔成雅 东搜西罗 至人遗物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