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30
原文展示:
晓解糁潭追和张文潜白沙阻风
王之道 〔宋代〕
江上惊风夜穿屋,扁舟正舣沙头宿。
灯寒屡剔短檠青。酒暖孤斟老贫绿。
更阑艇子催人起,泥汊而今趁朝市。
报衣踉蹲出马门,凌波逐浪来江豚。
鸣橹呕哑溅飞雨,静听依稀似人语。
月城百里指顾中,只好张帆使风去。
白话文翻译:
夜里江边,惊风袭击着房屋,
小船正停靠在沙头上宿营。
微弱的灯光时而闪烁,
在酒暖的情况下,孤独地斟酒,
杯中是老酒的绿圈。
更深的夜里,船夫催促我起身,
趁着泥滩向朝市进发。
穿着报衣的人踉跄地走出马门,
随波逐浪,江豚在水中嬉戏。
橹声呜咽,水花飞溅,
静静地听那声音,似乎有人在低语。
在这百里长的月城中,
只好张开帆布,借风前行。
注释: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夜泊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开头的“江上惊风夜穿屋”便带出了夜晚的惊险与孤独,接着通过小舟的安静停泊,构建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灯火摇曳,酒暖孤斟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孤独与温暖的交融。诗中通过“更阑艇子催人起”描写了夜深人静时的紧迫感,暗示了生活的变化无常。接下来的“凌波逐浪来江豚”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动的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的最后,提到“只好张帆使风去”,既是对自然的依赖,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勇气。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体现了王之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鸣橹呕哑”使划船的声音显得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鸣橹呕哑”中的“鸣”指什么?
“只好张帆使风去”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江豚”象征着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