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6:08
冻解池开天,东风去又还。
掩银屏犹有余寒。
芳草无情愁不了,
先青到,画楼前。
春便没些闲,今年好去年。
只难能转变衰颜。
怕见花开人更老,
莺啼处,倚阑干。
池水已经解冻,春天的阳光洒在天地间,东风来来去去,似乎还带着一丝寒意。虽说掩上银屏但依然感到寒冷。芳草的生长无情地让我无法摆脱愁绪,春天的青色早已来到画楼前。今年的春天并没有多少闲暇,似乎比去年更好,但却难以改变我衰老的容颜。更怕看到花开之际,人却愈发衰老,听到莺鸟啼叫时,只能倚靠在栏杆上叹息。
作者介绍:张伯驹(1895-1968),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与诗人,擅长古诗词,常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展现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壬辰年立春时节,正值春寒料峭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衰老的感慨。
《南楼令 壬辰立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却在春色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忧愁。首句“冻解池开天”传达了春意的初现,随着东风的来去,春天似乎还带着些许寒意。接下来的“掩银屏犹有余寒”则让人感受到尽管春天已至,但内心深处的寒意仍未散去。
“芳草无情愁不了”,诗人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却又感到难以摆脱愁苦,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面对春天的美好,诗人却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深深的忧虑,“只难能转变衰颜”强调了岁月对容颜的摧残。
最后两句“怕见花开人更老,莺啼处,倚阑干”,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衰老的恐惧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对生命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来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衰老的感慨,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冻解池开天”表达了什么意象?
“芳草无情愁不了”中“无情”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结尾处倚阑干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