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其三

《洞仙歌 其三》

时间: 2025-05-02 06:15:42

诗句

妆余易懒,向小窗书字。

戏学簪花恁妍媚。

乍箫边风悄,镜背鸾低,才一笑、又转碧纱幮里。

夜来人未醉,烛泪偷零,偏管人间别离事。

烧了博山香,小雪才过,浑不道、夜寒如此。

怅鬓影、樊川半凋零,问甚日重逢,曲屏山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5:42

原文展示:

妆余易懒,向小窗书字。
戏学簪花恁妍媚。
乍箫边风悄,镜背鸾低,
才一笑又转碧纱幮里。
夜来人未醉,烛泪偷零,
偏管人间别离事。
烧了博山香,小雪才过,
浑不道夜寒如此。
怅鬓影樊川半凋零,
问甚日重逢,曲屏山底。

白话文翻译:

化妆完毕却显得懒惰,坐在小窗前写字。
戏谑地学习插花的妍丽。
突然间,箫声轻柔,微风悄然,
一笑之间又回到了碧纱帐里。
夜里人还未醉,烛泪悄然滴落,
偏偏要去想人间的别离事。
点燃了博山香,小雪刚过,
浑然不觉夜寒如此刺骨。
怅惘中,鬓影在樊川半已凋零,
不知何日重逢,在曲屏山底。

注释:

  • 妆余易懒:妆扮完后容易懒散。
  • 小窗:指小窗户,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簪花:插花,寓意美丽。
  • 乍箫边风悄:刚开始的箫声轻柔,风也微静。
  • 碧纱幮里:碧色的纱帐,象征梦境或隐秘之地。
  • 烛泪偷零:蜡烛的泪滴悄然落下,表现孤独和惆怅。
  • 博山香:一种香料,常用于文人雅士的生活。
  • 小雪才过:指小雪节气刚过,暗示季节的变迁。
  • 樊川:古代诗人王维的隐居之地,象征故乡或心灵的寄托。
  • 曲屏山底:暗指重逢的地方,渴望再次相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洞仙歌·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词句,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间别离的惆怅。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小窗前的懒散与自得,写出了那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快乐。接着,诗人通过插花的细节,表现出一种娇嫩的美丽和生活的雅趣。

随着箫声的响起,诗的氛围逐渐转向忧伤,夜晚的孤独与寒冷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寂寞与对过去的追忆。蜡烛的泪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冷暖,触动了诗人的情感。最后,诗人对重逢的渴望与对昔日的追忆交织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妆余易懒,向小窗书字。
    诗人化妆完后感到懒惰,坐在窗边写字,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2. 戏学簪花恁妍媚。
    诗人嬉戏似地学习插花,体现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乐趣。

  3. 乍箫边风悄,镜背鸾低,
    突然的箫声传来,微风轻拂,映照出镜中轻纱的美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才一笑又转碧纱幮里。
    轻轻一笑,仿佛又回到了梦境般的碧纱帐中,表现了诗人的柔情。

  5. 夜来人未醉,烛泪偷零,
    夜晚来临,人还未醉,蜡烛的泪滴落,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6. 偏管人间别离事。
    偏偏想到人间的离别之事,反映出诗人的伤感与思索。

  7. 烧了博山香,小雪才过,
    点燃博山香,象征生活的细腻与雅致,小雪刚过,暗示季节的变迁。

  8. 浑不道夜寒如此。
    对于夜晚的寒冷全然不觉,表现出对生活的淡然与麻木。

  9. 怅鬓影樊川半凋零,
    叹息鬓边的影子在樊川已半凋零,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0. 问甚日重逢,曲屏山底。
    询问何日能够重逢,在曲屏山底,再次渴望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蜡烛的泪”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烛泪偷零”,赋予无生命的蜡烛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情冷暖的感悟以及对重逢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切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妆余:象征美丽与生活的精致。
  • 小窗:象征宁静与内心的隐秘。
  • 博山香:象征雅致与生活的情趣。
  • 樊川: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蜡烛的泪”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时间的流逝
    C. 美丽
    D. 回忆

  3. 诗人对重逢的渴望表现在诗的哪一句? A. 夜来人未醉
    B. 烧了博山香
    C. 问甚日重逢
    D. 怅鬓影樊川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程颂万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切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女性的柔情与哀愁,而程颂万则多了一份淡淡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采莲舞 采莲歇拍/采莲令 采莲实催/采莲令 念奴娇(题道隆观) 画堂春(茶词)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水龙吟(次韵弥大梅词) 如梦令(酴醿·金沙同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张王赵李 废文任武 木牛流马 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临行 耫悦 指挥可定 五壶浮漏 屮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母仪之德 页字旁的字 刊改 青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包含凿的成语 缀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