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0:37
过尽清明三月雨,东风才到溪滨。
画工传得已非真。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
倚槛盈盈如欲语,就中拈足花神。
自然亭馆一番新。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
经过了清明节,三月的雨水已经停了,东风刚刚吹到溪边。
画家所传达的画作已经不再真实。青色的君子意图深远,桃花与李花还不成双成对。
我倚在栏杆上,满怀柔情似乎想要说话,而就在此时拈起了花神。
自然的亭台楼阁焕然一新。从今往后观赏绝佳的美景,不仅仅是洛阳的人们。
沈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沈蔚的诗词常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细腻的观察。
《临江仙》写于春天,正值桃李盛开之时,表达了作者对春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融合,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这首《临江仙》是沈蔚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绘,整个诗篇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的开头通过“过尽清明三月雨”引入春天的气息,清明节后万物复苏,东风吹拂,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接着,作者提到“画工传得已非真”,提醒读者即使是画家所描绘的春色,也无法比拟自然的真实美丽。
“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思考,桃李虽美,但未必能相融相依,象征了人际关系的复杂。而后一句“倚槛盈盈如欲语”,则展示了作者的细腻情感,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气息。
诗的最后两句“自然亭馆一番新,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更是升华了主题,强调了自然的美景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赏的,打破地域的界限,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普遍追求。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沈蔚诗歌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春天的自然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强调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过尽清明三月雨”中的“清明”是指?
诗中提到的“青君”是指?
诗中所描绘的“亭馆”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