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转调蝶恋花/蝶恋花

《转调蝶恋花/蝶恋花》

时间: 2025-05-10 09:13:16

诗句

溪上清明初过雨。

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

轻暖时闻燕双语。

等闲飞入谁家去。

短墙东畔新朱户。

前日花前,把酒人何处。

仿佛桥边船上路。

绿杨风里黄昏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3:16

转调蝶恋花/蝶恋花

作者: 沈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溪上清明初过雨。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轻暖时闻燕双语。等闲飞入谁家去。
短墙东畔新朱户。前日花前,把酒人何处。仿佛桥边船上路。绿杨风里黄昏鼓。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清明节刚过,雨水洗涤了春天的色彩。春色虽不多,树叶之下的花却依旧绽放。轻暖的时节,听到燕子的双声鸣叫,随意飞入了谁家呢?
短墙东边的新朱红房子,昨日在花前饮酒的人又在哪里呢?仿佛在桥边,船上行驶的路,黄昏的鼓声在绿杨的风中响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明: 指清明节,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日。
  • 轻暖: 形容温暖的春天气候。
  • 燕双语: 指两只燕子的鸣叫声。
  • 朱户: 红色的门,象征着吉祥和喜庆。
  • 仿佛: 似乎,形容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典故解析: “桥边船上路”可以理解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作品多反映生活中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季,正值清明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沈蔚的《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生活的闲适。开篇以“溪上清明初过雨”引入,清新自然的场景瞬间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仿佛能感受到春雨后的清新气息。接着,诗人通过“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对春天的景象进行细致描绘,表达了春天虽然短暂,却依然绽放着生命的美丽。

在描写燕子的鸣叫时,诗人用“轻暖时闻燕双语”将温暖的季节和生动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活力。而后“短墙东畔新朱户”又引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朱红色的门和花前把酒的人,构成了一种温馨的生活场景。最后的“绿杨风里黄昏鼓”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黄昏的鼓声伴随着微风,增添了几分惬意与悠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上清明初过雨”:描述春季清明节后,溪水清澈,春雨刚过,空气清新。
  • “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尽管春天的色彩逐渐减退,但树叶底下的花依然灿烂。
  • “轻暖时闻燕双语”:温暖的春日里,听到了两只燕子在鸣叫。
  • “等闲飞入谁家去”:燕子随意飞入了哪家人居住的地方。
  • “短墙东畔新朱户”:东边的短墙旁边是一扇新刷的朱红色门。
  • “前日花前,把酒人何处”:前几天,花前饮酒的人如今又在哪里呢?
  • “仿佛桥边船上路”:似乎在桥边,船只在行驶。
  • “绿杨风里黄昏鼓”:黄昏时分,伴随着绿杨树间的微风,远处传来了鼓声。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色无多”比喻春天的短暂。
  • 拟人: “燕双语”将燕子拟人化,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 “短墙东畔新朱户”与“前日花前,把酒人何处”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敏锐感知,传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清新。
  • 燕子: 代表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朱户: 象征温馨的家与美好的生活。
  • 黄昏: 象征宁静与思索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初过雨”中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
    • B) 清明
    • C) 端午
    • D) 春分
  2. 诗中“短墙东畔新朱户”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一扇旧门
    • B) 一扇新红门
    • C) 一个空房子
    • D) 一棵大树
  3. “轻暖时闻燕双语”中的“燕双语”指的是什么?
    • A) 两只燕子的鸣叫声
    • B) 两只燕子飞走
    • C) 燕子在筑巢
    • D) 燕子的食物

答案:

  1. B) 清明
  2. B) 一扇新红门
  3. A) 两只燕子的鸣叫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沈蔚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都有对春天的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观察,后者则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两者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给人以不同的艺术享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 其二 寒溪石 省壁画山水 照禅师久欲一见比至汝则已游矣因题广惠 同三兄安公亭看雨 次韵答微之 胡捣练令 送崔朝请通判徐州 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 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 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心相印 迷而不反 功开头的成语 富集 惊杨叶 懈骨 工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不知利害 业字旁的字 大寒索裘 月结尾的成语 讹言谎语 隶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从长商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心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