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6:21
小重山
沈蔚
花过园林清荫浓。
琅玕新脱笋,绿丛丛。
雨声只在小池东。
闲欹枕,直面芰荷风。
长日敞帘栊。
轻尘飞不到,画堂空。
一尊今夜与谁同。
人如玉,相对月明中。
花儿已经盛开,园林中清凉的阴影变得浓厚。
琅玕的新笋刚刚脱离地面,绿意盎然。
雨声只在小池的东边响起。
我懒懒地靠着枕头,正面对着芰荷轻轻的风。
漫长的日子里,我敞开了窗帘。
细微的尘埃飞不到,画堂显得空旷。
今晚这一杯酒,我将与谁共享呢?
人就如玉般美好,我们在月光下相对而立。
沈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写作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小重山》创作于春夏之交,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花园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孤独的思考。
《小重山》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词的开头通过描绘花园中浓郁的阴影和新生的植物,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接着,诗人提到雨声只在小池东边,暗示一种静谧的环境,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闲逸的姿态和对芰荷风的直面,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但随着后面的转折,诗人意识到这种宁静与空虚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尤其是“今夜与谁同”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对话友人、对陪伴的渴望。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花、雨、荷、月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情交融的画面。诗人在自然的景色中寻求心灵的寄托,却又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深度。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叹和对陪伴的渴望,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小重山》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人如玉”中“玉”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