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5:28
壶中天/念奴娇 咏周静镜园池
作者: 张炎 〔宋代〕
万尘自远,径松存彷佛斜川深意。
乌石冈边犹记得,竹里吟安一字。
暗叶禽幽,虚阑荷近,暑薄迟花气。
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闲寄。
不恨老却流光,可怜归未得,翻恨流水。
落落岭头云尚在,一笑生涯如此。
树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归未。
划然长啸,海风吹下空翠。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诗人用松树和斜川来表达心中的深意。乌石冈边的记忆如同在竹林里吟唱的那一字,显得安静而深远。暗淡的叶子掩映着幽静的鸟声,虚空的栏杆旁,荷花渐近,暑气消散,花香也变得稀薄。行走间停下,枯枝上寄托着闲适的心情。虽然不怨恨时光的流逝,但可怜的是归家的路程尚未到达,反而对流水生出怨恨。岭头的云依旧在,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只是一笑而过。树木已老,梅花凋零,孤独的山中与人相伴,只有隔着水面才能看到船只归来。长啸一声,海风吹拂,带来一片空灵的翠绿。
张炎,字文达,号涧云,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南宋,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
此词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午后,诗人在周静镜园池游玩,感受到了自然的幽静与人生的思索。诗中融合了个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壶中天》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开篇“万尘自远,径松存彷佛斜川深意”,即刻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仿佛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在此刻都已远去。诗人在乌石冈边的回忆,竹林里吟唱的画面,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追忆。
而后,随着“暗叶禽幽,虚阑荷近”的描绘,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感悟。这里的“暗叶”和“禽幽”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鸟鸣与树影交织的画面,透出一种隐秘而纯粹的美感。诗人不恨时光的流逝,却因归家的路程未能如愿而感到惋惜,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感慨,让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
最后的“划然长啸,海风吹下空翠”,则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感悟,诗人似乎在呼唤着自己的内心,寻找那份宁静与清新的生活态度。整首词在自然美的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悟,形成了一种深邃而流畅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旅程的哲理思考。
张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的“万尘自远”意思是:
A. 远离尘世的喧嚣
B. 向往繁华
C. 追忆过去
D. 享受生活
诗中提到的“枯瓢枝”象征着:
A. 生命的枯萎
B. 诗人的闲适
C. 自然的美
D. 时光的流逝
张炎的《壶中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但张炎的词更注重哲理思考,而李清照的词则多表现对爱情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宋词的优美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