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少年游

《少年游》

时间: 2025-05-10 10:25:22

诗句

弄晴微雨细丝丝。

山色淡无姿。

柳絮飞残,荼蘼开罢,青杏已团枝。

栏干倚遍人何处,愁听语黄鹂。

宝瑟尘生,翠销香减,天远雁书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5:22

原文展示:

《少年游》 赵孟頫 〔元代〕
弄晴微雨细丝丝。山色淡无姿。
柳絮飞残,荼蘼开罢,青杏已团枝。
栏干倚遍人何处,愁听语黄鹂。
宝瑟尘生,翠销香减,天远雁书迟。

白话文翻译:

在细雨中,阳光透出微微的光线,山色淡雅而无姿。
柳絮已飞残,荼蘼花开过,青杏已结成枝头。
我倚在栏杆上,四处张望,不知人在哪里,只能愁苦地听着黄鹂的鸣叫。
宝瑟上积满了灰尘,翠色的香气也减淡了,天边的雁书来得迟缓。

注释:

  • 弄晴:指的是在天气晴好时,细雨如丝丝般细腻的雨。
  • 荼蘼:一种花,常用于描写春末夏初的景象。
  • 青杏:青色的杏子,象征着初夏的果实。
  • 栏干:栏杆,指的是可以倚靠的地方。
  • 宝瑟: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美好的音乐或情感。
  • 天远雁书迟:指天边的雁飞得远,书信传递的时间变得缓慢,寓意思念的情感。

典故解析:

  • 黄鹂:象征春天和愉悦的心情,常用来描写春日的景象和心境。
  • 宝瑟:象征着音乐和情感,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号雪斋,世称赵雪斋。他的作品以书法和绘画闻名,诗词方面也有独特风格,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

创作背景:

《少年游》创作于元代,正是社会动荡时期,赵孟頫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

诗歌鉴赏:

《少年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内心情感的交织。首句的“弄晴微雨细丝丝”巧妙地将细雨与阳光结合,描绘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气氛。接下来的“山色淡无姿”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美,仿佛山色在细雨中变得更加淡雅。柳絮、荼蘼花、青杏等意象交错,既展现出春夏交替的自然景色,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栏干倚遍人何处,愁听语黄鹂”句中,栏杆成为了思索的地方,诗人似乎在寻找依靠与慰藉,却又感到一丝孤独与失落。黄鹂的鸣唱虽然悦耳,却也让人感到愁苦,似乎在提醒他美好时光的逝去。

最后的“宝瑟尘生,翠销香减,天远雁书迟”则用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气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弄晴微雨细丝丝:描绘了细雨轻盈如丝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2. 山色淡无姿:山的颜色在雨中变得清淡,没有特别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恬淡之美。
  3. 柳絮飞残,荼蘼开罢,青杏已团枝:自然的景象,柳絮、荼蘼花和青杏相继出现,展示了四季的更替。
  4. 栏干倚遍人何处:诗人依靠栏杆,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思绪。
  5. 愁听语黄鹂:黄鹂的歌声带来愁苦,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6. 宝瑟尘生,翠销香减:象征着往日的繁华已成尘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失落。
  7. 天远雁书迟:远方的雁飞得迟缓,象征着人们的思念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丝丝”,生动形象。
  • 对仗:如“青杏已团枝”与“愁听语黄鹂”,形成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愁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春夏交替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柔情与温暖。
  • 山色:象征宁静与空灵。
  • 柳絮: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流逝。
  • 黄鹂:象征春天的欢乐与孤独的思念。
  • 宝瑟:象征美好的音乐与情感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孟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青杏”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果实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萧条

  3. “栏干倚遍人何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李清照

诗词对比:

  • 《少年游》与《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赵孟頫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观察与内心的忧愁,而辛弃疾则更加激昂,富有豪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赵孟頫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作常娥责 戏谢师直 戏酬高员外鲫鱼 惜春三首 惜春三首 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 西水门晚遇雨 西湖闲望 西湖观新出鹅儿道损持国曼叔请予赋之 西禅院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扺掌而谈 彗泛画涂 赤字旁的字 萑苻遍野 虫字旁的字 包含易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旱象 吞符翕景 木驴 顶针续麻 陈虑 靣字旁的字 奏折 首字旁的字 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乘结尾的成语 两脚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