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2
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
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
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
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游魂在空中互相呼叫,难以记得自己曾经的身份。
它飞过邻家的月亮,声音伴随着野外春天的气息。
在梦的边缘催促着黎明的到来,愁苦的地方频频传来风声。
自有沾染花瓣的血迹,伴随着春雨的滴落而新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沾花血”可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花”的意象,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此诗中可能隐喻着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
作者介绍: 贾岛,字阮,号天池,唐代诗人,生于753年,卒于814年。他以七言绝句见长,擅长抒情,作品多表现孤独、忧愁等情感。贾岛在诗坛与李白、杜甫等人齐名,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贾岛晚年,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孤寂。
《子规》是一首充满幽怨与思考的诗。诗中“游魂自相叫”,开篇便带出一种缥缈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无法忘却的往事。游魂的呼叫不仅是对生命的追索,更是对自我身份的迷茫。在“飞过邻家月”的描写中,月亮作为一种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诗人在这寂静的夜晚与月亮相伴,声音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则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加重了诗中的愁苦感。梦境的急切催促与愁苦的风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最后一句“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则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雨滴与花瓣的结合,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重生的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我的迷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魂的呼唤与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我迷失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贾岛的《子规》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但贾岛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迷茫,而杜甫则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多样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