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04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三 程大昌 〔宋代〕 夹路传呼杳杳,垂腰印绶累累。万般荣贵出丹枝。遥知心乐处,椿畔桂当时。酒到芳春偏弄色,轻黄泛滟鹅儿。大为行乐使堪书。醉来花下卧,便是习家池。
白话文翻译:
沿着道路传来的呼喊声遥远而模糊,腰间垂挂的印绶层层叠叠。无数的荣耀和尊贵都源自那红色的枝条。远远地知道心灵快乐的地方,是那椿树旁当时的桂树。酒到了春天就特别显色,淡淡的黄色泛着光泽,如同鹅儿一般。这样的欢乐场景值得记录下来。醉了就在花下躺卧,就像是习家池边一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大昌(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这首《临江仙》其三,可能是作者在某个春日饮酒作乐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日,作者在户外饮酒作乐,感受到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乐趣,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其三,通过描绘春日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诗中“夹路传呼杳杳”和“垂腰印绶累累”描绘了热闹的场景和官职的荣耀,而“万般荣贵出丹枝”则暗示了这一切的来源。后文通过“椿畔桂当时”和“酒到芳春偏弄色”等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饮酒的乐趣。最后,“醉来花下卧,便是习家池”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通过描绘春日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夹路传呼杳杳”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安静的夜晚 B. 热闹的白天 C. 模糊的呼喊声 D. 清晰的对话 答案:C
“垂腰印绶累累”中的“印绶”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官职 C. 荣誉 D. 智慧 答案:B
诗中“万般荣贵出丹枝”中的“丹枝”可能指什么? A. 红色的树枝 B. 高贵的象征 C. 荣耀的来源 D. 美丽的花朵 答案:C
“醉来花下卧,便是习家池”表达了什么生活态度? A. 积极进取 B. 随遇而安 C. 消极逃避 D. 勤奋努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