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30
作者: 毛滂 〔宋代〕
太平乐事及黎元,佳月兰灯照有年。
景焰煌煌浮魏阙,清光穆穆抱尧天。
皇明烛远辉星斗,睿唱宣和胜管弦。
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飞出九重渊。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欢乐景象,歌颂了太平盛世的美好。明亮的月光和兰花灯笼照耀着这个充满幸福的节日。璀璨的火焰在魏阙上浮动,清澈的光辉包围着尧天。皇明的烛光照亮了星空,比起乐器的演奏更加动人。十二颗明珠为天子照明,夜间的光彩从九重深渊飞出。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尤其以清丽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作者受皇帝的委托,表达对节日的欢庆及对国家太平盛世的祝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盛况,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诗中充满了典雅的意象,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排比,表现出一种喜庆的氛围。开头两句提到“太平乐事及黎元”,直接引入了主题,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景焰煌煌浮魏阙”和“清光穆穆抱尧天”等句,展现了节日的热烈场景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皇明烛远辉星斗”的手法,表现出皇帝的光辉和对国家的期盼,为整首诗增添了庄重感。
在音韵的运用上,整首诗音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展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通过诗中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节日的欢乐,还能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充分体现出诗歌作为时代精神的载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元宵佳节展开,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欢庆和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乱
b) 太平盛世
c) 个人情感
“十二明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皇帝的光辉
b) 明亮的星星
c) 古代的宝物
诗中提到的“魏阙”代表什么?
a) 乡村
b) 皇宫
c) 山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毛滂的作品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