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7:47
雨过郊墟凉意新,
凝云驳尽十分晴。
隔江一抹斜阳影,
怪向蓼花红处明。
雨过之后,乡村的空气变得清凉而新鲜,
天空的云彩已经消散,显得格外晴朗。
隔着江面看到一抹斜阳的影子,
奇怪的是,它照在了那片红色的蓼花上,显得更加明亮。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绘了秋天雨后乡村的景象,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作者介绍: 黄庚,字公望,号苍松,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农田丰收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雨后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秋霁》是一首描绘秋天雨后景象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首句“雨过郊墟凉意新”,通过“雨”与“凉意”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秋日气氛,仿佛空气中都带着雨后的清凉,令人神清气爽。紧接着的“凝云驳尽十分晴”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变化,云彩的散去象征着阴霾的消散,带来了一种晴朗的希望。
第三句“隔江一抹斜阳影”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江面上的斜阳影子显得温柔而宁静。这种影子在视觉上给予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怪向蓼花红处明”则用“怪”字引出一种意外的惊喜,强调了斜阳照射在蓼花上的特别之处,使整幅画面生动起来。花的红色在斜阳的映照下愈加鲜艳,形成了光与色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活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以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测试:
诗中“郊墟”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斜阳”主要用来描绘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都涉及自然,但表达的情感和背景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