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8:51
永遇乐 徐州登燕子楼
作者:程颂万 〔清代〕
曲榭埋云,乱峰挂雨,羁绪无限。
往事阑干,病余歌拍,凝想慵未见。
美人枯泪,斜阳立尽,秋泛绕城都断。
蓦相寻桐阴鸳甃,冷霜一宵飞遍。
凤床尘黯,鸾笺香噀,指印迷望窗眼。
社暖泥衔,尚书冢上,魂逐双玉燕。
白家诗涩,苏家梦悄,恁识画楼恩怨。
只梁畔双巢倦羽,昵人自叹。
在曲折的长廊上,云雾缭绕,山峰上挂着细雨,心中思绪无限。
往事如同栏杆,病中回忆起往日的歌声,凝望中却懒得相见。
美人泪水已干,斜阳正西沉,秋天的水波萦绕着城池,已是断绝。
突然在桐树阴下寻觅那对鸳鸯,冷霜一夜间飞舞而遍布。
凤床上满是尘埃,鸾笺散发着香气,指印迷乱了窗前的视线。
社坛的温暖泥土,尚书的坟冢上,魂魄追逐着双玉燕。
白家的诗句涩滞,苏家的梦境寂静,怎能识得画楼中的恩怨。
只有梁边的双巢中,倦怠的羽翼,自然让人感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擅长词曲,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其作品常蕴含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徐州的燕子楼,诗人可能借此景表达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状况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永遇乐 徐州登燕子楼》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描写。首句“曲榭埋云,乱峰挂雨”,描绘出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面,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扰。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往事,感叹青春已逝,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未了的情缘。
在“美人枯泪,斜阳立尽”中,诗人通过美人形象,寄托了对逝去爱情的惋惜,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沉重,涉及到冷霜与孤独,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凤床尘黯,鸾笺香噀”一句,既展现了美好事物的残破,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留恋。最后,诗歌以“只梁畔双巢倦羽,昵人自叹”结束,给人一种无奈与感叹的感觉,令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曲榭埋云,乱峰挂雨,羁绪无限。
诗人用曲榭的云雾与山峰的细雨,构建出一个孤寂的环境,表达心中无法释放的思绪。
往事阑干,病余歌拍,凝想慵未见。
往事如同栏杆,回忆中的歌声让人感到惆怅,凝望中却懒得再见往日的相识。
美人枯泪,斜阳立尽,秋泛绕城都断。
描述了美人泪尽,斜阳已落,秋水环绕城池,象征着失去与断绝。
蓦相寻桐阴鸳甃,冷霜一宵飞遍。
突然寻觅到桐树下的鸳鸯,冷霜一夜之间飞舞而过,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凤床尘黯,鸾笺香噀,指印迷望窗眼。
凤床上积满了尘埃,鸾笺的香气散发在空中,指印模糊了窗前的视线,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社暖泥衔,尚书冢上,魂逐双玉燕。
诗人借社坛温暖的泥土与尚书的坟冢,表达对逝去情感的追寻与怀念。
白家诗涩,苏家梦悄,恁识画楼恩怨。
诗中的白家与苏家可能指古代的名家,诗句的涩滞与梦境的寂静,暗示了对往事的思考与对情感的追忆。
只梁畔双巢倦羽,昵人自叹。
诗的结尾,双巢的倦羽让人感到无奈,体现了对情感的迷茫与叹息。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爱情的追忆与惆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纠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曲榭”指的是什么?
A. 长廊
B. 山峰
C. 河流
诗中提到的“美人”象征着什么?
A. 逝去的爱情
B. 自然景物
C. 朋友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 对往昔爱情的追忆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