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45
诗词名称: 永遇乐 再用稼轩《投老空山》韵自遣
作者: 单人耘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吟梦犹酣,秋窗乍曙,有人惋叹。
轗轲平生,优游岁月,述作霜红晚。
师心踵迹,非同年少,一脉薪传未断。
睽违处湖波难静,几度烟笼虹散。
风尘扰扰,一技无成,负却伊人慧眼。
破釜鸣雷,沉舟奋楫,摅墨惭青简。
任情恣性,不求闻达,天道何能酬懒。
殷勤谢,詹言警语,送明驱暗。
梦中仍沉醉,秋窗初透晨光,有人感慨叹息。
回顾平生,悠闲岁月,写下那霜红的晚景。
师承心迹,与年轻时不同,传承的火焰未曾熄灭。
在湖边的离别处,波澜难以平静,几度烟雾缭绕彩虹消散。
在风尘喧嚣中,技艺未成,辜负了伊人明慧的眼光。
破釜沉舟,勇敢奋进,写字时对青简感到羞愧。
随心所欲,不求声名,天道怎能报答懒惰。
诚恳地感谢,警言叮咛,驱散黑暗迎来光明。
作者介绍: 单人耘,近代诗人,风格独特,常以抒情和哲思为主,作品多涉及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对人生的沉思之际,表达了对青春流逝、技艺未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对光明的期盼。
这首《永遇乐》以秋日的清晨为背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情感状态。起初,诗人通过“吟梦犹酣”来传达一种沉醉于梦境的状态,随之在“秋窗乍曙”中迎来新生的希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反思自己的一生,直面自己的失落与遗憾,表露出对过往光阴的珍惜。
在情感的层次上,诗中不仅有对自己技艺的自省(“一技无成”),更有对他人期待的愧疚(“负却伊人慧眼”)。诗人用“破釜鸣雷,沉舟奋楫”来表达一种决心与勇气,象征着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奋勇向前的精神。最后,“任情恣性,不求闻达”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真实与自由。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上深邃而真挚,既有对自我深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实的坦然接受。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意识到内心的真实,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破釜鸣雷”比喻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决心已定,奋勇向前
C. 迷失自我
答案: B
“风尘扰扰”中“风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生活的喧嚣与忙碌
C. 心灵的宁静
答案: B
诗人对“伊人慧眼”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感到自豪
B. 愧疚与失落
C. 无所谓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