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19
太乙宫探梅冰花艳,水月魂,斗诗坛醉翁笔阵。自南枝漏泄了湖上春,问东风几番花信?江楼晚眺枫枯叶,柳瘦丝,夕阳闲画阑十二。望晴空莹然如片纸,一行雁一行愁字。秋晴秋声定,微雨歇,透疏棂纸窗风裂。孤灯儿似知愁恨切,照离人半明半灭。暮春寻芳宴,拾翠游,杏花寒禁烟时候。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直啼得绿肥红瘦。
在太乙宫探梅,冰雪般的花朵绚丽多彩,水中月影,诗坛上醉翁的笔阵。南枝上已经泄露了湖上的春色,问东风,今年又传来几次花信?在江楼上傍晚眺望,枫树的叶子枯黄,柳树瘦弱的丝条,夕阳懒散地洒在栏杆上。望着晴空,清晰如同一片纸,一行大雁一行愁字。秋天的晴天与秋声已定,微雨停了,透过窗棂,阵阵风声像纸窗撕裂。孤灯似乎知道我的愁苦,照亮了离人模糊的身影。暮春时节寻芳宴,采摘翠绿的花草,杏花在寒冷的烟雾中静静开放。春山上的杜鹃为何如此愁苦,啼叫得使得绿叶肥厚红花稀少。
赵善庆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受到前代文学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春季,诗人于太乙宫探梅,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愁苦。
本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太乙宫探梅”引入,设定了背景,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的雅兴。紧接着,通过“水月魂”、“斗诗坛”描绘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诗歌的热爱。诗中不断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江楼晚眺枫枯叶”和“柳瘦丝”,渲染了时光流逝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诗人以“孤灯儿似知愁恨切”表现出离愁别恨,孤独的感觉愈发浓厚。最后以“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结束,强调了自然中的愁苦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对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慨。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凋零,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诗中提到的“孤灯”象征什么? A. 寂寞 B. 明亮 C. 温暖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忽视 C. 恐惧
“自南枝漏泄了湖上春”中的“南枝”指的是: A. 树枝 B. 花开 C. 春天
对比赵善庆的《太乙宫探梅》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赵善庆更注重春天的愁苦,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酒和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