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7:20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小人和贤士的思考,并表现了对贤君的期待与关切。诗中提到蓼虫避开葵堇,暗指小人因自私而不知贤者的志向;鸡鸣时分,洛城的禁门打开,车马喧嚷,表明盛大场面;而作者则感叹时光流逝,钟声未归,抒发了对贤君的期盼与忧虑,尤其是在贤君是否能识才、重视人才的问题上。
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东魏,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同代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及对贤士的向往。
《代放歌行》写于鲍照政治理想受到压制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小人政治的批判和对贤君的渴望。
《代放歌行》是一首充满深刻思考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小人和贤士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开头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小人的狭隘和自私,突显了旷士的高尚情怀。随着诗的深入,作者描绘了繁华的洛城,暗示政治的热闹与不平等,尽管表面上热闹非凡,但在真正的贤君面前,仍显得苍白无力。
诗中对时间的感慨,表现了对贤君的期待和焦虑,尤其是“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理想未竟的矛盾。结尾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贤君的关切,质问其为何迟迟未现,让人感受到一种迫切的期待和对人才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构建出一个充满社会批判与理想追求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深切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小人与贤士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对贤明君主的期待,突显了人才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与价值。
诗中“蓼虫”象征什么?
A. 小人
B. 高士
C. 美好事物
答案:A
“日中安能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小人的嘲讽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贤君”应当如何?
A. 重视人才
B. 忽视人才
C. 只关注权利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