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4
原文展示:
拟行路难
鲍照
诸君莫叹贫。
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
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
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
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
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
何劳辛苦事百年。
白话文翻译:
各位朋友,不要为贫穷而叹息。
富贵的命运不是靠个人掌控的。
有志之士四十岁时方能出仕。
我如今才二十岁,正值弱冠之年。
不要说草木在冬雪中凋零,
它们总会在阳春时节复苏。
对酒歌唱,畅叙长篇,
穷困的命运只好寄托于天命。
只愿酒杯中美酒满盈,
不要吝惜床头的那点钱。
只要能悠然自得地活到一岁,
何必辛苦劳累度过百年?
注释:
- 莫叹贫:不要为贫穷而叹息。
- 富贵不由人:富贵的命运并不是由个人所能决定的。
- 四十强而仕:四十岁时,男子才有能力出仕做官。
- 弱冠辰:二十岁,正值少年时代。
- 草木委冬雪:草木在冬天的雪中凋零。
- 苏息遇阳春:在春天到来时,草木会重新复苏。
- 穷途运命:在贫困的道路上,命运无法掌控。
- 樽中九酝满:酒杯中希望满满的美酒。
- 床头百个钱:不要吝惜床头那点钱。
- 优游卒一岁:只要能轻松愉快地活到一岁。
典故解析:
- 四十强而仕:古代认为四十岁是一个人事业的成熟期,通常四十岁后才有机会出任官职。
-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举行冠礼,标志成年。
- 草木委冬雪:反映自然界的规律,暗示人生的起伏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擅长乐府诗和五言诗。其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对社会的思考,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在南北朝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鲍照写下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诗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命运的无奈,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
诗歌鉴赏:
《拟行路难》是一首充满了对人生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困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开篇即以“诸君莫叹贫”引出话题,直接与读者对话,展现出一种亲切感。接着,诗人强调富贵并非个人所能掌控,反映了对命运的深刻理解。尤其是“丈夫四十强而仕”,不仅道出了古人对事业成功的普遍期待,也隐含了对个人成长的期待与耐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对酒叙长篇”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欢愉,体现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这种态度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显示出一种乐观和洒脱。最后,诗人总结出“何劳辛苦事百年”,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劝人珍惜眼前,享受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诸君莫叹贫:直接与读者交流,劝诫他人不要因贫穷而感到沮丧。
- 富贵不由人:强调命运的不可控,暗示人力有限。
- 丈夫四十强而仕:说明事业成功需要时间与积累。
- 余当二十弱冠辰:自谦,承认自己年轻,尚需努力。
- 莫言草木委冬雪: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起伏,冬天虽寒冷,但春天会到来。
- 会应苏息遇阳春:相信一切都会有所改变,春天是希望的象征。
- 对酒叙长篇:享受生活,与友人共饮,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穷途运命委皇天:无奈之下,任命运安排,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力感。
- 但愿樽中九酝满:对美酒的渴望,象征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 莫惜床头百个钱:劝人不必太过计较物质。
- 直得优游卒一岁:希望能悠闲快乐地活着。
- 何劳辛苦事百年:强调人生短暂,不必过于辛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穷途运命委皇天”与“但愿樽中九酝满”,形成视觉和听觉上的对称。
- 比喻:草木的凋零与复苏比喻人生的低谷与希望,增强了诗的层次。
- 情景交融:诗人与自然、酒、命运之间的关系相互交织,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珍惜当下的美好。诗人通过对命运的反思,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贫: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 富贵:代表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 草木:自然的轮回,象征人生的起伏。
- 阳春:象征希望与新生。
- 酒:代表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 钱:象征物质财富,反映人们对物质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丈夫四十强而仕”,说明了什么?
A. 四十岁才出仕
B. 二十岁就能出仕
C. 强者才能出仕
D. 出仕不分年龄
-
诗人希望“樽中九酝满”,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对酒的渴望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生活的享受
D. 对朋友的祝福
-
诗中“莫惜床头百个钱”意指什么?
A. 不必过于计较物质
B. 钱很重要
C. 床头的钱是财源
D. 钱可以带来快乐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行路难》(李白):同样表达人生道路艰难的主题。
- 《庐山谣》(李白):同样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拟行路难》与《行路难》:两首诗都探讨了人生的艰辛,但鲍照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而李白则更加关注外在环境的描绘与挑战。
参考资料:
- 《鲍照集》,收录鲍照的诗文,以便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 《南北朝诗歌研究》,介绍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发展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