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咨叩有省呈黄龙清禅师偈

《咨叩有省呈黄龙清禅师偈》

时间: 2025-05-01 03:19:46

诗句

杳冥源底全机处,一片心花露印纹。

知是几生曾供养,时时微笑动香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46

原文展示:

杳冥源底全机处,一片心花露印纹。
知是几生曾供养,时时微笑动香云。

白话文翻译:

在幽深无际的源头,隐藏着深刻的机理;
一颗心中的花朵,印下了清晰的纹路。
我知道这是几生几世的供养,
时常微笑,仿佛在拨动香云。

注释:

  • 杳冥:意为幽暗深邃,形容事物的深奥难测。
  • 源底:指事物的根源或本源。
  • 全机处:指事物的奥妙、机理所在的地方。
  • 心花:比喻内心的情感、想法或灵性。
  • 露印纹:露水在花瓣上留下的痕迹,比喻心灵的印记。
  • 供养:供奉和奉献,常用于宗教和修行中表示对佛或道的尊敬。
  • 香云:比喻香气弥漫的云雾,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供养”常与佛教文化有关,指的是对佛祖或高僧的尊敬与奉献。在中国文化中,微笑和内心的宁静常常与道教和禅宗的思想相联系,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道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涉及禅宗和道教的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内心宁静和深刻哲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开篇的“杳冥源底全机处”,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神秘的境界,暗示事物的本质常常隐藏在表象之下。接下来的“心花露印纹”,则以清新的意象描绘出内心情感的真实状态,似乎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详。第三句“知是几生曾供养”则让人思考人与宇宙、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感悟。最后一句“时时微笑动香云”,充满了禅意,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也有艺术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内心及宇宙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杳冥源底全机处”:描绘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地方,暗示事物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
    • “一片心花露印纹”:通过“心花”这一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灵性,同时“露印纹”则强调这些情感是清晰而真实的。
    • “知是几生曾供养”:反思与过去的连接,暗示一种因果关系,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理解。
    • “时时微笑动香云”:传达了一种内心的淡然与宁静,微笑是对世界的接纳,香云则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花”比喻内心情感,赋予了情感以具象形态。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句之间有着和谐的对称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表达了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以及通过心灵的修炼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 杳冥:象征深邃的哲理和思考。
  • 心花:代表内心的感受和灵性。
  • 香云:象征内心的和谐美好,传达一种宁静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杳冥源底全机处”中的“杳冥”意为: A. 明亮
    B. 深邃
    C. 嘈杂
    D. 繁华

  2. 诗中“心花露印纹”表达的主要意象是: A. 物质的繁华
    B. 内心情感的真实
    C. 自然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3. “知是几生曾供养”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生命轮回的理解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名声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戴道纯的对比:李白的诗歌常带有豪放与奔放的气息,而戴道纯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禅宗与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捣练子 客中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其二 闺怨 捣练子 其一 闺情 捣练子 春闺 捣练子 其二 泊山塘作 捣练子 其一 捣练子 捣练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兵未血刃 焚灭 逾开头的成语 草字头的字 诲人不倦 举手投足 以小见大 牛字旁的字 酷害 禾字旁的字 言气卑弱 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一口道破 以狸饵鼠 鼻字旁的字 包含激的词语有哪些 老牛舐犊 包含喝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