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5:45
众乐亭 其一
作者: 胡宗愈 〔宋代〕
平湖拍岸海潮通,
亭在平湖杳霭中。
庄艳含春云岛晚,
波光照夜玉壶空。
动摇人影两桥月,
洗涤尘襟四面风。
野老半酣亭下笑,
渔樵今日与民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静的湖面与亭子的美丽景象。湖水拍打着岸边,海潮如同涓涓细流,亭子隐藏在湖中薄雾之中。春天的景色在云雾笼罩的岛屿上显得格外迷人,夜晚的波光映照着如同玉壶般空灵的天空。两座桥上的月影随着人影轻轻摇曳,四周的风洗净了尘埃。湖边的老翁微醺地在亭下欢笑,渔夫和樵夫今天与百姓共享这宁静的时光。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
胡宗愈(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众乐亭 其一》是一首描绘湖光山色的绝美诗篇,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开头两句“平湖拍岸海潮通,亭在平湖杳霭中”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场景,湖水和潮流的交汇,仿佛在诉说着天地间的悠然。
接着诗人通过“庄艳含春云岛晚”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云雾缭绕的岛屿,给人一种置身于仙境的感觉。而“波光照夜玉壶空”则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宁静与空灵,波光粼粼的湖面犹如明亮的玉壶,映射出天空的清澈。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人影与月亮的交融,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野老半酣亭下笑,渔樵今日与民同”则引入了人们的生活,老人的笑声、渔樵的同乐象征着人们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传达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赞美与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平湖拍岸”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宁静的夜晚
B. 湖水拍打岸边的动感
C. 人们的欢笑
“波光照夜玉壶空”中的“玉壶”比喻了什么?
A. 夜空的空灵
B. 湖水的清澈
C. 亭子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渔樵”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学者
B. 农民
C. 普通劳动人民
答案: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而胡宗愈的《众乐亭 其一》则更多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美好,情感更加轻松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