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 其三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 其三》

时间: 2025-04-26 19:51:48

诗句

昭公详汉律,求比礼三千。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48

原文展示: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 其三
夏竦 〔宋代〕
昭公详汉律,求比礼三千。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昭公详细研究汉朝的律法,寻求与礼仪相对应的三千条规范。刻板的条文已经过时,宽厚平和的治理思想才是德行的根本。优秀的政策和辅佐之功被广泛宣扬,留下的恩泽使忠诚和贤德之士繁荣昌盛。通过这些来验证未来的吉祥,仁爱与公正是最为重要的。

注释:

  • 昭公:指春秋时期的昭公,因其在政治上有作为而被提及。
  • 汉律:指汉朝的法律制度,强调法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 比礼三千:寻求与礼仪相对应的条款,体现了法律与礼仪之间的关系。
  • 刻敝:指已经老旧的条文,强调法律需要与时俱进。
  • 芳猷:指美好的政策和措施。
  • 余庆:留下的福德和恩泽。
  • 方验:指通过实际情况来验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公振,号毅斋,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常以历史和法律为题材。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对历史的重视和文学的繁荣。诗人通过对汉书的阅读和理解,表达了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深刻思考,反映出对治理国家的理想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而富有内涵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政治与法律的深刻关系。诗人通过“昭公详汉律”开篇,将读书学习与历史法典的研究相结合,体现出对法律体系的重视。接下来的“求比礼三千”则进一步强调了法律与礼仪之间的密切联系,反映出古代社会对法治与德治的追求。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一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批判了那些过于死板的法律条文,强调了以宽厚平和的治国理念为根本,体现出对法律应有灵活性的认识,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后面的“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展示了理想的政治家应具备的品质,即忠诚与贤德,突出了对优秀治理者的推崇与期望。

最后,“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指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仁爱与公正,为未来的吉祥与稳定奠定了基础。这首诗不仅有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昭公详汉律:昭公是典型的贤君,研究汉朝的律法,表现出对法制的重视。
  2. 求比礼三千:追求与礼仪相匹配的三千条法律,显示出法律与礼仪相辅相成。
  3. 刻敝深文息:指陈旧的法律条文需要被更新,反映出法律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4. 宽平治德全:强调宽厚的治国理念,认为这才是治国的根本。
  5. 芳猷宣辅弼:美好的政策和辅佐之功应被宣传,体现出对良好治理的推崇。
  6. 馀庆茂忠贤:指留下的恩德使忠诚与贤能之士得到繁荣。
  7. 方验来嘉瑞:通过实践来验证未来的吉祥,强调实际效果。
  8. 仁矜理最先:仁爱与公正是治国的首要原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的手法,如“宽平治德全”与“芳猷宣辅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法律”比作治理国家的基础,展现了法律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提倡宽厚治国和仁爱公正的治理理念,反映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昭公:象征着贤明的统治者。
  • 汉律:代表古代法律的权威与严谨。
  • 仁矜:象征着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昭公”是指哪个时期的统治者?

    • A. 唐朝
    • B. 春秋时期
    • C. 汉朝
    • D. 宋朝
  2. 诗中提到的法律与礼仪的关系是什么?

    • A. 完全无关
    • B. 互相独立
    • C. 相辅相成
    • D. 只依靠法律
  3. 诗中提到的“仁矜理”代表什么?

    • A. 法治
    • B. 仁爱与公正
    • C. 严刑峻法
    • D. 个人自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夏竦的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出对治理与社会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社会动乱的感慨,而夏竦则强调法律与德治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 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 赠郑国庄穆公主挽歌二首 其二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送别同用阔字(三韵) 晨坐寓兴 八音诗 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渡江秋怨二首 奉和张监阁老过八陵院题赠杜卿崔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聿的词语有哪些 争朝夕 亠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数黑论黄 肆言詈辱 侍夜 风言风语 险仄 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灵筹 渊源有自 非字旁的字 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凤毛济美 允辑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