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35:23
挈家登朝元阁晚由东山北下自石瓮过朝元山路并斯飞亭皆当日亲为开置今复经从因留拙句
作者:李梃
一别骊山岁已深,林花依旧绣苍岑。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阴。
全诗翻译:
自从与骊山分别已经很多年了,林间的花依旧在绣满苍翠的山岑。归来寻找当年新开的一条小路,隐约可以看到苔痕下的翠绿阴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骊山与历史名人有深厚的联系,比如王维、杜甫等。诗中提到的“新开路”与“苔痕”,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对旧地的怀念。
作者介绍:
李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梃游览骊山时,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开篇一句“骊山岁已深”,便将读者带入了时间的长河,年岁已久,心中不免感伤。接下来的“林花依旧绣苍岑”,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自然之美的恒久与不变,尽管时间流逝,但大自然的美依旧如昔。
“归寻当日新开路”一句,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追寻往昔的情怀。此时的“新开路”不仅是指实际的道路,更是一条通向记忆的心路。最后一句“隐约苔痕下翠阴”,借用自然景象,展现了岁月的痕迹与生命的沉静,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人用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岁月的感慨,突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骊山”象征什么?
诗中的“林花”与“苍岑”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苔痕”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梃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山居生活,而李梃则强调了对往昔的追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