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38
傲吏战国士,著书漆园里。
遭时厌有为,乘运观无始。
礼乐嘲鲁儒,垂钓谢楚使。
托迹方外民,希心柱下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抱负与无奈。诗中提到的“傲吏”是指那些倚仗权势的官吏,而“战国士”则是指那些志向远大的士人。他们在漆园中写书,显得格外傲然。由于遭遇了不合时宜的环境,作者感到厌倦,选择在无始的时光中观望。对于当时的礼乐制度,他以讥讽的态度看待鲁国的儒生,并以钓鱼的方式来拒绝楚国的使者。最终,他选择隐居于外,寄托自己的理想于历史之柱,渴望得到历史的认可。
作者介绍:区大相,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时,作者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表现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咏漆园》是一首反映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诗作。诗中开头以“傲吏战国士”引入,既展示了士人的高傲与自信,也暗含对当时官场的讽刺。诗人通过“著书漆园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漆园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书写空间,代表了作者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厌倦,“遭时厌有为”表明其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无奈与失落。乘着无始的时光,诗人选择观望,表现出一种对历史长河的思考与感悟。
“礼乐嘲鲁儒”一句中,诗人对传统儒家礼乐的讽刺,表明了对当时知识分子虚伪态度的不满,接着“垂钓谢楚使”,隐喻着诗人希望以隐居的方式逃避官场纷争,寻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字句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对仗、反讽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对个人抱负的执着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情感基调深沉而又清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傲吏”指的是:
A. 高傲的士人
B. 高傲的官吏
C. 隐士
D. 学者
“垂钓”在诗中象征:
A. 享乐
B. 隐居生活
C. 追求名利
D. 参与政治
诗中的“漆园”是指:
A. 一个地方
B. 一种状态
C. 一种理想
D. 一种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反映了类似的主题与情感基调。李白的《庐山谣》则展现了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思想上有共鸣,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