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25
阳丘其高,神祇并位。
既奠厥玉,既奉厥醴。
亦有嘉德,克相毖祀。
旨酒载爵,以成熙事。
阳丘高耸,众神齐聚。
已经奉上美玉,已经敬献甘醴。
还有美好的德行,能够共同守护祭祀。
美酒满杯,以成大事。
作者介绍:郊庙朝会歌辞是宋代的官方祭祀诗歌,主要用于朝会、祭典活动,反映了当时的礼仪文化和宗教信仰。作者身份较为复杂,主要是由官方集体创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绍兴二十八年,正值宋朝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皇权强盛。祭祀活动是国家政治和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通过描绘祭祀场景,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美德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祭祀阳丘的庄严场景,表现出对神明的崇敬和对美德的追求。开头两句以“阳丘其高,神祇并位”引入,强调了祭祀场所的崇高和神明的齐聚,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接着“既奠厥玉,既奉厥醴”描绘了祭品的丰富,表明祭祀的用心良苦和对神明的诚意。第三句“亦有嘉德,克相毖祀”则引入了德行的概念,强调祭祀不仅仅是物质的奉献,更重要的是道德和精神的寄托。最后一句“旨酒载爵,以成熙事”则以美酒的盛举,象征着丰盛的祭祀成果,暗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宗教性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德行和祭祀文化的重视,诗中流露出的敬意和希望,使得整个祭祀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美德的追求,突显了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词测试:
“阳丘其高”中的“阳丘”指的是:
A. 低洼的地方
B. 高耸的祭祀地点
C. 普通的山丘
D. 河流的支流
诗中提到的“嘉德”主要是指:
A. 财富
B. 美好的品德
C. 神灵的恩赐
D. 祭品的丰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祭祀和自然景色描写上的异同,感受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