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4:42
书庭蕉
作者: 王守仁 〔明代〕
檐前蕉叶绿成林,
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
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
老芰疏桐恨转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
至今醒梦两难寻。
全诗翻译:
檐前的蕉叶绿意盎然,
漫长的夏天完全没有炎热的侵扰。
只要有雨声伴随着夜晚的宁静,
何妨月光洒在床上半边阴影。
新诗旧叶的题字已经快要满了,
老芰与稀疏的桐树心中怨恨愈发深重。
不要嘲笑郑国人谈论诉讼的鹿,
到现在梦醒时分也是难以寻觅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守仁,号阳明,晚号“心斋”,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心学的创立者之一。他的诗词多反映出其哲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书庭蕉》创作于王守仁晚年,反映了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哲学的思考,借蕉叶的生机与宁静的夜晚传达内心的平和。
《书庭蕉》通过描写庭前的蕉叶,展现了诗人对夏日宁静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整个诗篇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前两句以“檐前蕉叶绿成林”开篇,生动地描绘出夏日的繁茂和生机,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愉悦心情。接着“长夏全无暑气侵”,则突显出环境的宜人,令人感到一种难得的清凉。
接下来的两句“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则通过对声音与光影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夜晚宁静的向往与享受。雨声与月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给人以舒心的感受。
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提到“新诗旧叶题将满”,显示出创作的积累与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似乎感到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而“老芰疏桐恨转深”,则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惆怅。
最后两句“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则引入了典故,表达了对追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诗人在此警醒自己,也提醒读者不要迷失在虚幻之中,应该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追求的哲学思考,形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闹市
B. 宁静的庭院
C. 荒野
“莫笑郑人谈讼鹿”中的郑人是指?
A. 一个迷信的人
B. 一个智慧的人
C. 一个诗人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怨恨
B. 宁静与思考
C. 激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书庭蕉》的诗意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