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池州贵池亭

《题池州贵池亭》

时间: 2025-05-02 12:37:11

诗句

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11

原文展示:

题池州贵池亭
杜牧

势比凌歊宋武台,
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
强半春寒去却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池州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春寒的反思。前两句用“势比凌歊”比喻亭子的气势,宛如历史上著名的宋武台,远方的帆船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清晰。后两句则描绘了蜀江的波涛和西江的水位,尽管春寒依旧,但景色依然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凌歊:凌风飞起的意思,此处指气势高昂。
  • 宋武台:指历史上著名的宋武帝所建的台,象征宏伟气势。
  • 蜀江:指四川的江河,常用来象征蜀地的美景。
  • 西江:指流经西南地区的江河,象征水域丰盈。
  • 春寒:春天的寒冷,指春季尚未完全温暖。

典故解析:

  • “宋武台”是指南朝宋的武帝所建,象征着帝王的气势与权力。
  • 诗中提到的蜀江和西江,都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地理意象,常与自然景色和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律诗和绝句。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往往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诗人游览池州贵池亭时,受到周围自然景观的启发,写下此诗,旨在表达对美景的赞美与对春寒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贵池亭”为引子,描绘了池州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势比凌歊宋武台”便设下了一个高远的比喻,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宏伟的氛围中。接下来的“分明百里远帆开”,则令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远方的帆船仿佛在眼前浮现,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后两句转而描绘江河的景象,蜀江的雪浪与西江的丰盈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江河的壮阔与生机。然而“强半春寒去却来”一句,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寒冷的无奈,深刻地反映出自然与人的关系。整首诗在优美景致的描绘中,渗透着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势比凌歊宋武台:将亭子的气势与历史上雄伟的宋武台相提并论,显示出亭子的壮丽。
  • 分明百里远帆开:远方的帆船清晰可见,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与深远的意境。
  • 蜀江雪浪西江满:蜀江的波涛汹涌,西江的水位高涨,描绘出水域的壮丽。
  • 强半春寒去却来:尽管春寒依旧,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们对温暖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通过“势比”引入比喻,增强了意象的力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音乐感。
  • 意象:使用蜀江和西江的意象,深刻地展现自然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然变化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贵池亭:象征着静谧与美的观察点。
  • 远帆: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追求。
  • 雪浪: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宋武台”象征什么?

    • A. 历史的遗迹
    • B. 宏伟的气势
    • C. 自然的奇观
    • D. 个人的成就
  3. “蜀江雪浪”与“西江满”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 A. 美丽与丑陋
    • B. 动态与静态
    • C. 孤独与热闹
    • D. 历史与现实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牧的《题池州贵池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虽然都描绘自然,但杜牧更侧重于动态的水面与远帆,王维则强调静谧的山居生活,展示了不同的自然观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白岩僧舍 白下 白石岩 拔蒲曲 爱梅歌 促促词 清平乐 南歌子 游龙光寺 书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尚堪一行 廉贪 豆字旁的字 婴城固守 木已成舟 包含伶的成语 乚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息怒 工字旁的字 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变开头的成语 海盟山咒 退葸 水字旁的字 解遣 杯酒言欢 指东划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