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1:00
题水西寺
作者: 杜牧 〔唐代〕
三日去还住,一生焉再游。
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水西寺的眷恋之情。三天的去来停留,一生中又能再来几次呢?那含情的碧溪水,让我再次登上了粲公楼。
水西寺是唐代著名的寺庙,位于古代的风景名胜区,诗人杜牧常游历于此。粲公楼是水西寺内的一座楼阁,因其景色优美而闻名。诗中提到的“重上粲公楼”意味着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题水西寺》创作于杜牧游历水西寺期间,诗人通过短暂的停留,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刻印象和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己人生短暂的思考与感慨。
《题水西寺》是一首极富情感的诗作,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风格。全诗以短小的篇幅,浓缩了诗人对水西寺的深情回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的“三日去还住”便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三天的停留似乎是游览之余的感触,而“一生焉再游”则彰显了诗人对重游此地的渴望与无奈。
接下来的“含情碧溪水”不仅描绘了水西寺的自然风光,更通过“含情”这一词汇,赋予了溪水以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情对话。最后一句“重上粲公楼”则引导读者回到具体的景点,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回归,仿佛是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清新而简练的语言,结合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感受,呈现了他内心的丰富情感,反映出杜牧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杜牧的《题水西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含情碧溪水”中的“含情”是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中的“重上粲公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