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前题)

《卜算子(前题)》

时间: 2025-08-01 23:14:13

诗句

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

说著从前总是愁,只是不相忆。

月堕半窗寒,梦里分明识。

却似嗔人不忆他,花露盈盈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3:14:13

卜算子(前题)

原文展示:

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
说著从前总是愁,只是不相忆。
月堕半窗寒,梦里分明识。
却似嗔人不忆他,花露盈盈湿。

白话文翻译:

人生的别离中,总有重逢的机会;而死去的离别则再无音信。
提到往昔的事情,心中只感到忧愁,只是彼此不再怀念。
月光洒落在半开的窗子,夜晚的梦中却清晰地记得。
就像是怨恨对方不再记挂自己,花上的露珠湿漉漉的。

注释:

  • 生别有相逢:生前的离别是可以再次相见的。
  • 死别无消息:死去的离别则无法再见,亦无音信。
  • 说著从前总是愁:回忆过去的事情,总是令人忧愁。
  • 只是“不相忆”:对往昔的事情,彼此之间已无怀念。
  • 月堕半窗寒:月光洒在半开的窗户上,显得寒冷。
  • 梦里分明识:在梦中却清楚地记得。
  • 却似嗔人不忆他:就像是埋怨对方不再记得自己。
  • 花露盈盈湿:花瓣上的露水湿润而饱满。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生别”和“死别”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古人对生死离别的哲学思考。在古代文化中,离别常常与情感纠葛、时间流逝相关联,反映出人们对亲情和爱情的深刻感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流谦,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感慨。他的诗多有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
  • 创作背景:此诗或许是李流谦在经历离别或失去后,感受到的情感抒发。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离别与相聚成了常态,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离别的反思。

诗歌鉴赏:

《卜算子(前题)》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展现了李流谦对生与死、相逢与离别的思考。诗中开篇便以“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这里的“生别”与“死别”形成鲜明对比,生前的离别或许能有再见的机会,而死去的离别则意味着永远的失去,这种对比令人深思。

接着,诗人以往昔的回忆为引,表达了对过往的愁苦和无奈。虽然曾经的回忆充满情感,却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令人感到无比惆怅。尤其是“只是不相忆”,更是直接道出人心的冷漠和无奈。

在意象方面,月光和梦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凄凉的氛围。月光洒落的窗户,暗示着孤独和寒冷的感受,而梦中清晰的记忆则体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留恋。最后一句“却似嗔人不忆他,花露盈盈湿”,以自然景象作结,展现出诗人心中对情感的细腻感知。花露湿润的意象,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象征着情感的滋润与脆弱。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生死离别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悲伤与思念,让人感受到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别有相逢:生前的离别可以再次相见,暗含着希望。
  2. 死别无消息:死后的离别则是永远的失去,令人感到无奈。
  3. 说著从前总是愁:谈及往昔的事情,总是让人忧愁。
  4. 只是“不相忆”:彼此的怀念已不再,反映出情感的淡漠。
  5. 月堕半窗寒:月光洒落,给人带来寒冷的感觉。
  6. 梦里分明识:在梦中却能清晰地记得过去。
  7. 却似嗔人不忆他:像是怨恨对方不再怀念自己。
  8. 花露盈盈湿:花瓣上的露水,象征着情感的脆弱与滋润。

修辞手法:

  • 对比:生别与死别的对比,突出情感的深刻。
  • 意象:月光和花露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拟人:将情感和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生死离别展开,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死时的脆弱与无力。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着孤独、冷清,反映内心的孤寂。
  • 花露:象征着情感的滋润与脆弱,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生别有相逢”意味着什么?

    • A. 生前的离别不会再见
    • B. 生前的离别可以再次相见
    • C. 死后的离别可以再见
  2. 诗人对往昔的态度是?

    • A. 忘记
    • B. 怀念
    • C. 愤怒
  3. “月堕半窗寒”中的“寒”字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思念。
  2.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情感深刻,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李流谦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表达离别时,都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李流谦更侧重生死的哲学思考,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涵盖李流谦及同时期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诗词的解读与分析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举书记归云丘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其三 南塘寒食书事 雪中送炭与龚养正 耳鸣戏题 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 山顶 庆充自黄山归,索其道中诗,书一绝问之 渚宫野步题芳草 巫山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兰熏桂馥 奋武扬威 外刚内柔 天怒民怨 包含誓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压线年年 漫不经意 三点水的字 私籴 朝觐 蹑蹻担簦 陁堵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