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3:59
《暮春》 王安石
芙蕖的历抽新叶,
苜蓿阑干放晚花。
白下门东春已老,
莫鸣杨柳可藏鸦。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诗中提到,荷花已经抽出新叶,苜蓿在栏杆上开出了晚花。白下门东边的春天已经悄然逝去,不要再在杨柳上鸣叫,那里已经没有栖息的乌鸦。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自成一派,常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象。
《暮春》写于春季末尾之际,反映出诗人对春光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春天的生命力逐渐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暮春》是一首典型的描写季节变迁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渗透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诗的开头以“芙蕖的新叶”和“苜蓿的晚花”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春已老”的无奈,这种转折不仅传达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一句“莫鸣杨柳可藏鸦”,更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感悟的深刻。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即将逝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暮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白下门”位于哪个城市?
“莫鸣杨柳可藏鸦”中的“鸦”指的是哪种鸟?
答案: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