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枕上作

《枕上作》

时间: 2025-04-29 18:01:07

诗句

水涨池新满,山寒屋尽低。

愁多憎夜雨,睡少喜晨鸡。

社肉初分胙,春芜已再犁。

明朝寻父老,不怕蹋街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01:07

原文展示:

水涨池新满,山寒屋尽低。
愁多憎夜雨,睡少喜晨鸡。
社肉初分胙,春芜已再犁。
明朝寻父老,不怕蹋街泥。

白话文翻译:

水涨得满满的,池塘里的水面高了起来;山上寒气逼人,房屋在雾中显得低矮。
愁苦多于夜雨的烦恼,睡眠少于清晨鸡鸣的欢喜。
社祭的肉刚刚分割,春天的杂草又被再次耕耘。
明天我去寻找村里的老人,即使脚踩泥泞也不怕。

注释:

  • 水涨池新满:指水位上涨,池塘新满的状态,表现自然环境的变化。
  • 山寒屋尽低:山中寒冷,屋子在寒气中显得矮小,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愁多憎夜雨:夜雨使诗人感到愁苦,表达了对夜雨的厌烦。
  • 睡少喜晨鸡:夜晚难以入睡,早晨却听到鸡鸣,感到高兴。
  • 社肉初分胙:社祭的肉刚刚分割,表示村庄中的传统习俗。
  • 春芜已再犁:春天的杂草已经被再次耕种,展现农耕的忙碌。
  • 明朝寻父老:明天去寻找村里的老人,表达了对乡土的思念。
  • 不怕蹋街泥:即使路上泥泞也不怕,表现了对回乡的坚定决心。

典故解析:

  • 社肉:古代祭祀神明时用的肉,体现了农耕文化中的祭祀习俗。
  • 晨鸡:指早晨的鸡鸣声,古人常以此作为作息的标志,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风格豪放、清新,情感真挚,尤以诗歌最为人称道。陆游的诗作多描写个人生活、乡土情怀及家国情怀,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枕上作》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依恋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反映出他在战乱年代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枕上作》以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首句“水涨池新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诗中“愁多憎夜雨,睡少喜晨鸡”一句,将夜晚的孤独与清晨的希望对比,通过对夜雨的厌恶与晨鸡的欢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这种情感的对比也突显了人们在困境中所渴望的美好与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社肉初分胙,春芜已再犁”,不仅展示了乡村的传统习俗,也传达了农耕生活的忙碌与生命的循环。诗人将个人经历与乡土文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明朝寻父老,不怕蹋街泥”则是诗人回归故乡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他对乡土的依恋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既有乡土情怀又有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涨池新满”:描绘了自然景象,暗示环境的变化。
  • “山寒屋尽低”: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 “愁多憎夜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对夜雨的厌恶。
  • “睡少喜晨鸡”:对比夜的孤寂与晨的欢愉,表现出生活的对立。
  • “社肉初分胙”:描绘乡村传统,表现一种文化的延续。
  • “春芜已再犁”:表现春耕的忙碌,暗示生活的希望。
  • “明朝寻父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不怕蹋街泥”:坚定的态度,表现对生活的积极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愁多憎夜雨,睡少喜晨鸡”,对比鲜明,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水、山、夜雨、晨鸡等意象,构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依恋、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在生活困境中的坚持与希望,体现出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与生命的韧性。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与变化,表现自然的生机。
  • :象征孤独与冷清,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 夜雨:象征烦恼与忧愁,表现生活的困境。
  • 晨鸡:象征新生与希望,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 春芜:象征生命的循环与田园生活的繁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涨池新满”表达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水位下降
    • B. 水位上涨
    • C. 水面平静
  2. 诗中提到的“晨鸡”象征着什么?

    • A. 夜晚的孤独
    • B. 新一天的开始
    • C. 乡村的寂静
  3. 作者陆游的生平主要是在什么时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陆游的《枕上作》与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但陆游更侧重于乡土情怀,而杜甫则渗透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三禽言 其一 凤凰台 次韵宋尚书山居·亦乐堂 梅花十绝 牛庵后古松五株 乞梅花 入闽 次韵王尉赠别 次韵郑司理时以掌故赘梱幙归未能也 汉宫春(探梅用潇洒江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聋者之歌 包含摅的词语有哪些 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焚煞 判若云泥 万箭攒心 包字头的字 克字旁的字 通家之好 禁动 迷魂淫魄 三点水的字 逆鳞 句倨 欢浃 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