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01:07
水涨池新满,山寒屋尽低。
愁多憎夜雨,睡少喜晨鸡。
社肉初分胙,春芜已再犁。
明朝寻父老,不怕蹋街泥。
水涨得满满的,池塘里的水面高了起来;山上寒气逼人,房屋在雾中显得低矮。
愁苦多于夜雨的烦恼,睡眠少于清晨鸡鸣的欢喜。
社祭的肉刚刚分割,春天的杂草又被再次耕耘。
明天我去寻找村里的老人,即使脚踩泥泞也不怕。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风格豪放、清新,情感真挚,尤以诗歌最为人称道。陆游的诗作多描写个人生活、乡土情怀及家国情怀,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
《枕上作》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依恋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反映出他在战乱年代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枕上作》以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首句“水涨池新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诗中“愁多憎夜雨,睡少喜晨鸡”一句,将夜晚的孤独与清晨的希望对比,通过对夜雨的厌恶与晨鸡的欢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这种情感的对比也突显了人们在困境中所渴望的美好与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社肉初分胙,春芜已再犁”,不仅展示了乡村的传统习俗,也传达了农耕生活的忙碌与生命的循环。诗人将个人经历与乡土文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明朝寻父老,不怕蹋街泥”则是诗人回归故乡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他对乡土的依恋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既有乡土情怀又有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依恋、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在生活困境中的坚持与希望,体现出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与生命的韧性。
诗中“水涨池新满”表达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诗中提到的“晨鸡”象征着什么?
作者陆游的生平主要是在什么时代?
答案:
陆游的《枕上作》与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但陆游更侧重于乡土情怀,而杜甫则渗透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