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幽居

《幽居》

时间: 2025-04-26 17:02:19

诗句

幽居人迹稀,柴扉昼常掩。

小池清见底,疏雨时数点。

蝉嘒秋未衰,花房暮先敛。

老大固多伤,年华还冉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19

原文展示:

幽居人迹稀,柴扉昼常掩。
小池清见底,疏雨时数点。
蝉嘒秋未衰,花房暮先敛。
老大固多伤,年华还冉冉。

白话文翻译:

幽静的居所里人迹稀少,柴门白天常常紧掩着。
小池塘的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滴稀疏的雨水落下。
蝉鸣声中,秋天的气息尚未衰退,花瓣在傍晚时分已开始收敛。
年纪渐长自然多有伤感,时光却依然缓缓流逝。

注释:

  • 幽居:隐居,指生活在偏僻安静的地方。
  • 人迹稀:人走得少,指环境的宁静。
  • 柴扉:用柴木制成的门,多用于农村或乡间居所。
  • 昼常掩:白天常常关闭,表现出一种孤独和静谧。
  • 小池清见底:小池塘的水非常清澈,可以看到池底。
  • 疏雨时数点:稀疏的雨水偶尔落下,描绘了清冷的天气。
  • 蝉嘒:蝉鸣,表示夏秋交替时的蝉声。
  • 花房暮先敛:花朵在黄昏时分开始收拢,象征着即将结束的生命。
  • 老大固多伤:年纪大了自然会有许多伤感。
  • 年华还冉冉:时光缓缓流逝,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多以爱国主义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描绘的宁静环境与内心的感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幽居生活。

诗歌鉴赏:

《幽居》是陆游在晚年时写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幽静的生活环境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一个宁静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句“幽居人迹稀”,即刻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柴扉昼常掩”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小池塘的清澈与偶尔的细雨,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美感。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蝉声依然响起,却又透出一丝秋意,暗示着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花房暮先敛”一句,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花朵的收敛象征着青春的渐行渐远。而最后两句“老大固多伤,年华还冉冉”,则是对时光无情的感慨,年岁的增长带来了伤感,但时光依然在悄然流逝。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及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居人迹稀:诗人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周围人稀少,体现了隐居的孤独与宁静。
  • 柴扉昼常掩:柴门白天常关,暗示与外界的隔绝,增强了幽静的氛围。
  • 小池清见底:小池塘水清澈,具有一种静谧之美,象征内心的宁静。
  • 疏雨时数点:偶尔下的细雨,增加了环境的清新感,同时也渗透出一种惆怅。
  • 蝉嘒秋未衰:蝉鸣的声音仍然响亮,暗示着生命的坚持,但同时也暗示着秋天的即将到来。
  • 花房暮先敛:花朵在黄昏时分开始闭合,象征着生命的衰退和时间的流逝。
  • 老大固多伤:年纪渐长,经历了许多的伤痛,表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
  • 年华还冉冉:时光依旧缓缓流逝,尽管遭受伤痛,但生活依然在继续。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 拟人:如“花房暮先敛”,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整体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幽静的生活环境,传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抗衰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居:象征隐逸与宁静。
  • 池塘:象征内心的清澈与平静。
  • 细雨:象征生命中的稀疏与孤独。
  • 蝉鸣:象征生命的坚持与忧伤。
  • 花朵:象征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
  • 时光:象征岁月的无情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居”指的是: A. 人多热闹的地方
    B. 偏僻安静的住所
    C. 繁华的城市

  2. “柴扉昼常掩”中的“柴扉”是指: A. 木制的门
    B. 竹制的门
    C. 铁门

  3. 诗人对时光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无奈与感慨
    C. 忽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陆游的《幽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陆游更侧重于内心的感慨与时光的流逝,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恬淡。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入门》

相关查询

径坂左司使君惠和近诗为亲而喜合天理之公得性情之正复用韵以庆 其二 又和饶计使丹青阁韵 陪高计使柱史谢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阁 其二 复用韵答高计使谢庾使 纪游一首呈高计使谢庾使 答高计使韵 再答 其三 再答 其一 谢高茶使遣饷头纲贡馀 再用韵答饶计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电的成语 凛有生气 霄鱼垂化 我武惟扬 羽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包含锥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靡徙 齐字旁的字 切切 钟鼓馔玉 尽节死敌 率至 去而之他 一东一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