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0:12
书怀二首 其二
作者: 孙元衡
未到滋遐想,胸翻大海澜。
望云为故国,见日是长安。
书卷浮生事,妻拿夙世观。
枯僧容我似,应荷主恩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第一句“未到滋遐想”,意指还没有达到那种极致的想象;而“胸翻大海澜”,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波澜壮阔。接着,诗人望着天上的云朵,仿佛它们是故乡的象征,而日出时的光辉则让人想起长安。诗中提到的“书卷浮生事”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沉思,最后两句写妻子拿着早已注定的命运观,诗人自比枯僧,但又感激于主人的宽厚恩泽。
作者介绍:孙元衡,清代诗人,字志贞,号竹山,生于康熙年间,卒年不详。他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常以个人的情感为题材,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际,反映了清代士人对于家国情怀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以诗寄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孙元衡的《书怀二首 其二》以其深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抓住了读者的心。诗的开头通过“未到滋遐想,胸翻大海澜”,让人感受到一种未竟的思索与情感的激荡。这不仅是对内心波澜的描绘,更是对外部世界的感悟与联想。望云与见日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长安的向往,细腻而又动人。
后半部分的“书卷浮生事,妻拿夙世观”则转向对人生的沉思,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度。诗人用“枯僧”自比,传达了一种孤独与清净之感,而“应荷主恩宽”则表达了对生活中恩惠的感激之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既有对故国的眷恋,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对故国的深情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生活中恩惠的感激,情感丰富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胸翻大海澜”意指:
A. 内心安静
B. 内心激荡
C. 对未来的期待
“望云为故国”表达了:
A. 思乡之情
B. 对城市的向往
C.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枯僧”象征:
A. 富裕
B. 孤独与清净
C. 欢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孙元衡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加直接而浓烈,而孙元衡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一种更为内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