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壩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於小屿不晓其旨

《东壩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於小屿不晓其旨》

时间: 2025-05-02 03:06:16

诗句

岸傍几曲住人家,浅屿排门种荻花。

纵使秋声常索索,断无司马听琵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16

原文展示:

岸傍几曲住人家,浅屿排门种荻花。
纵使秋声常索索,断无司马听琵琶。

白话文翻译:

在河岸边曲折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浅浅的沙洲前面,他们在门前种植着荻花。
即使秋天的风声总是萧瑟,那里也不会有人像司马相如一样,在此吟唱琵琶。

注释:

  • 岸傍:指靠近河岸边。
  • 几曲:指曲折的地方,形容河流弯曲。
  • 浅屿:指水面上露出的沙洲。
  • 排门:指门前,排列着的意思。
  • 荻花:指芦苇的花,生长在湿地或河边。
  •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通常表现出萧瑟、凄凉的气氛。
  • 司马: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诗人,以音乐和诗才著称。

典故解析:

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和音乐家,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尤其以其抒情诗闻名。本诗提到“断无司马听琵琶”,表达了与古代诗歌和艺术的对比,突显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平淡和无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君猷,号汀洲,南宋诗人。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岳珂在东壩一带游玩的时光,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古代诗歌盛况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岸边的几户人家与自然和谐共处,淡淡的荻花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构成了一幅清新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这一生活场景的喜爱,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尤其是最后一句“断无司马听琵琶”,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诉说着现代生活的单调与乏味,与古代那种热闹的文人雅集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采用了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岸傍几曲住人家:描绘出河岸边的居民,生活在曲折的水边,显得宁静而美好。
  2. 浅屿排门种荻花:浅沙洲前,门外种植荻花,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
  3. 纵使秋声常索索:即使在秋天的萧瑟声中,环境依旧显得宁静。
  4. 断无司马听琵琶:没有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文人雅士,在这里吟唱,表现出一种对文化盛景的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岸傍几曲”和“浅屿排门”,形成了平衡的句式。
  • 拟人:将秋声赋予了“常索索”的情感,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繁华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岸傍: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荻花: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秋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司马:代表着古代文化的辉煌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浅屿”指的是什么?

    • A. 深水
    • B. 沙洲
    • C. 小岛
  2. “纵使秋声常索索”中的“索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萧瑟
    • C. 平静
  3. 诗人提到的“司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司马迁
    • B. 司马相如
    • C. 司马昭

答案:

  1. B. 沙洲
  2. B. 萧瑟
  3. B. 司马相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村即事》(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岳珂的《东壩以里》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着重描绘乡村宁静的自然景象,后者则通过夜晚的静谧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形成鲜明对比。岳珂的诗意在于淡泊与宁静,而李白的则更显沉醉与思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荆州瑞莲 午行即事 侍亲劳监游雪峰 挽尤端明四首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过西海隘即事 首夏而有秋意 挽吴文昌母夫人 其一 道间怀益昌总所海棠 将至桂林戒弗作诗饮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不亦乐乎 金章紫绶 惨不忍闻 倾斜 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余数 窐衡 风字旁的字 弄文轻武 郑正秋 龍字旁的字 判开头的成语 誓肌 包而不办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