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31
题钱塘送别图
时铭 〔明代〕
胥台怒挟鲸涛回,
吴越中分天堑开。
青山两岸障云锦,
瑶空万里春风来。
春风先到沙头柳,
柳色鹅黄映春酒。
美人欲去暂停桡,
折柳赠行重握手。
珊珊鸣佩行且迟,
牵衣迭劝飞琼卮。
今日不醉后未期,
后夜相思空梦之。
人生最是别离苦,
黯然消魂恨难吐。
平生语笑在斯须,
遮莫当筵强歌舞。
海门日落潮已平,
篙师挂帆催去程。
画江难写断肠意,
听取阳关三叠声。
这首诗描绘了在钱塘江边送别的情景。诗人在震怒的海潮中,看到吴越之间的天堑被打开,青山两岸如云锦般美丽,春风万里而来。春风最先吹拂到沙头的柳树,嫩柳的鹅黄色映衬着春酒的滋味。美人准备离去,暂时停下桡橹,折柳赠别,重重握手。佩饰轻声叮当,行走间步伐缓慢,拉着衣襟反复劝说,饮尽琼浆。今天不醉就无法再相见,明晚的相思只能在梦中寻觅。人生最苦的就是离别,心中忧伤难以吐露。往日的欢声笑语转瞬即逝,何必在宴席上强作欢颜。海门日落,潮水渐平,船夫催促着离去。画不出江上的断肠之情,只能听那阳关三叠的悲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时铭,明代诗人,擅长写景和抒情,作品多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好友时,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人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反映出明代士人间的情谊与离别之苦。
《题钱塘送别图》是时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离别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诗的开头用“胥台怒挟鲸涛回”展现了壮阔的江河景象,象征着送别的激烈情感。随着诗句的展开,青山、春风、柳色等意象相继出现,呈现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衬托出离别的伤感。
在离别的时刻,诗人用“折柳赠行重握手”一语,表达了深厚的友情。折柳送别在古代是传统习俗,具有象征意义,寓意着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最后,诗人通过“画江难写断肠意,听取阳关三叠声”深刻地揭示了离别的苦楚,尽管无法用笔墨描绘内心的痛苦,但那一曲阳关三叠却能深切地表达离别之情。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悲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离别时的痛苦,展现了人生无常,离别难免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折柳”象征什么?
A. 思念
B. 离别
C. 友情
D. 春天
“今日不醉后未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不舍
C. 期待
D. 悲伤
诗中的“阳关三叠”指代什么?
A. 风景
B. 离别的情歌
C. 酒宴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