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23
华亭主簿张侯明善
作者:杨维桢 〔元代〕
淞租一百五十万,比似他邦十倍过。不是乘除嬴缩妙,催科下下阱人多。
白红鲜百万艘,张侯三法独称优。黄堂赏罚明惩劝,彩帐旌功第一寿。
道不拾遗户不关,田莱尽辟驿桥完。金陵天使如相问,此是薄乡好宰官。
风云有路开骐骥,枳棘无巢宿凤凰。东阁相君为座主,便从玉笋立朝班。
这首诗描述了淞沪地区的税收情况,租税高达一百五十万,比其他地方高出十倍。这并不是因为计算技巧的高超,而是因为催促征税的手段极为严厉。
在海上的白红鲜鱼船有上百万艘,张侯的治理方法特别优秀。黄堂里对赏罚的制度非常明确,鼓励功劳的彩帐显示着长寿的祝福。
这里的百姓无拾遗之忧,家家户户安宁,田地和驿桥都得到充分的管理。金陵的天使如问起,这就是我这薄乡的好宰相。
风云间有路能让骐骥驰骋,但枳棘树上却没有凤凰栖息。东阁的相君作为座主,便从玉笋般的清白之中立下朝班。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写于元代,反映了当时淞沪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张侯明善的治理成就,表达了对其治理能力的赞美。
该诗以淞沪地区的税收为引子,描绘了张侯明善的治理智慧和对百姓的关心。诗中不仅展现了张侯的治理成效,还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其在税收、法律等方面的优越性。尤其是“道不拾遗户不关”,体现了张侯对社会治安和民生的重视,展现了理想的治理状态。诗句中“风云有路开骐骥,枳棘无巢宿凤凰”,则通过比喻,暗示了社会流动性与机会的稀缺,表达了对理想官员的期待。整首诗在结构上井然有序,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张侯明善的歌颂,反映了对优秀官员的期待与赞美,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和谐与繁荣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淞租是多少?
“白红鲜百万艘”中的“白红鲜”指的是什么?
张侯的治理被赞美的原因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杨维桢的这首诗更侧重于社会治理与民生,而李白则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