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27
长路伶俜里,羁怀苍莽中。
千山分晚照,万籁入秋风。
频见参旗缩,虚传朔幕空。
故园归未得,细问北来鸿。
在漫长而孤寂的旅途中,心中的思绪在广袤的天地间徘徊。
千山万岭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苍翠,万物的声音在秋风中沉寂。
常常看到远方的军旗在缩小,似乎传递着北方的寒冷和空虚。
故乡的归期尚未到来,细心打听归来的鸿雁是否有我的消息。
在古代,鸿雁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诗中提到北来的鸿雁,暗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期待。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金朝著名的文学家、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清丽见称,尤其擅长抒情和表达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中的孤独感。金朝时期,社会动荡,民众生活艰难,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阳翟道中》是一首充满孤独感与思乡情的作品。诗人以长路和苍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心境。从“长路伶俜里”开篇,便渗透着一种孤独的气息,随着旅途的推进,思念的情感愈发浓烈。诗中“千山分晚照”展现了傍晚的美丽,同时也隐喻了离别的惆怅。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并不只是单纯地描述风景,而是通过“万籁入秋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却又空旷的氛围,象征着他内心的孤寂与思绪的飘荡。接下来的“频见参旗缩”则用军事意象,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两句“故园归未得,细问北来鸿”中,诗人用鸿雁来象征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体现了他心中对故园的渴望与无奈。这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全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中“长路伶俜里”所表达的情感是:
A. 轻松愉快
B. 孤独悲伤
C. 兴奋激动
“故园归未得”意味着:
A. 已经回到故乡
B. 仍在旅途之中
C. 故乡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