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3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7:01
夜坐
作者: 蔡松年 〔金朝〕
吾生有几事无涯,清夜漫漫叹物华。
但愿闻钲似疲马,可能粘壁作枯蜗。
只今雪屋重衾湿,去岁梅溪醉帽斜。
终得萧闲对床语,青灯挑尽短檠花。
我这一生究竟有多少事情是没有尽头的,漫漫长夜中,我叹息着世间的繁华。
但愿能听到如疲惫之马的铃声,或许能在墙壁上安静地待着,像个干枯的蜗牛。
如今雪屋里,我的被褥又湿又重,去年在梅溪边,我的帽子斜斜地醉倒。
终于能够闲适地与床边的人对话,青灯下,点尽了短短的蜡烛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清夜静坐之际,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夜坐》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蔡松年通过清夜的安静时光,深刻反映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诗中“一生几事无涯”开篇即引入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给后文奠定了感伤的基调。诗人似乎在对繁华物质的叹息中,表露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从“只今雪屋重衾湿”看,诗人身处寒冷的环境中,重被的湿润象征着他内心的沉重与孤独,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终得萧闲对床语”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话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在青灯下,短短的蜡烛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繁华世事的叹息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孤独与沉思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钲”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清夜漫漫叹物华”中“物华”是指:
A. 物质的繁华
B. 自然景色
C. 人生哲理
D. 个人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
A. 对世事的热爱
B.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蔡松年《夜坐》的全面解析,涵盖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与学习互动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