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46
师还求归镇阳
作者: 蔡松年 〔金朝〕
春风卷甲有欢声,
渐识天公欲讳兵。
节物无情新岁换,
男儿易老壮心惊。
落身世网痴仍绝,
挂眼山光计未成。
闻道恒阳似江国,
一官漫学阮东平。
春风吹起战甲,传来阵阵欢声,
渐渐明白天意想要隐藏战争。
时节无情,转眼间又是一年,
男子汉容易衰老,壮志难酬令人惊慌。
身陷世俗的网中,痴迷而难以自拔,
眼中的山光依旧,理想却未能实现。
听说恒阳的景象如同江国,
我却漫无目的地学习阮东平。
蔡松年是金朝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其诗风清新秀丽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常常带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金朝时期,作者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理想未实现的惋惜。通过对春天、战争、时间流逝等意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这首诗通过春风、战甲、季节更替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以“春风卷甲有欢声”引入,似乎春天的美好与战争的阴影交织在一起,既有欢愉的气氛,又暗藏着不安。接着,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年轻的易老,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落身世网痴仍绝”道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一句提到的“阮东平”,则是将自我与他人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手法,春风与战争、时间的流逝与未实现的理想形成鲜明对照,使得情感更为深邃。诗人在流畅的语言中融入了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社会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追求的矛盾。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春风卷甲”中“卷甲”的意思是: A. 收起甲胄 B. 穿上甲胄 C. 制作甲胄
诗中提到的“阮东平”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座城市 C. 一个官职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