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居二首 其二

《山居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19:01:53

诗句

诗肠搜苦怯茶瓯,信手拈书却枕头。

檐溜滴残山院静,碧花红穗媚凉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1:53

原文展示:

山居二首 其二
作者: 元好问

诗肠搜苦怯茶瓯,
信手拈书却枕头。
檐溜滴残山院静,
碧花红穗媚凉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的诗肠在茶瓯中搜寻着苦涩的滋味,
随手拈来书籍却又要用它作枕头。
屋檐下的水滴声在宁静的山院中回响,
碧色的花儿与红色的穗子在凉秋中相映成趣。

注释:

字词注释:

  • 诗肠:指诗人的情感和灵感。
  • 茶瓯:茶碗,泡茶的器具。
  • 信手拈书:随手拿起书籍,形容随意而自然。
  • 檐溜:屋檐滴水,指从屋檐流下的水滴。
  • 残山:指山的余影或残破的景象。
  • 碧花红穗:形容花的颜色和穗的颜色,代表秋天的景色。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是“茶瓯”和“书”都可以理解为文人雅士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叔华,号十洲,金朝末年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风景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山居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金朝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表现了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邃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开头两句,诗人以“诗肠搜苦怯茶瓯”传达了对创作的艰辛与不易,那种在创作中苦苦寻觅灵感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茶瓯象征着静谧的思考和品味,隐喻着诗人渴望在苦涩中发现美。接下来的“信手拈书却枕头”,则描绘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书籍成为他情感的寄托,枕头则暗示了思考与安宁。

后两句描绘了山中秋日的宁静景象。檐下水滴声声入耳,带来一种清幽的气息,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而“碧花红穗媚凉秋”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秋季的丰盈与美丽。全诗在自然与人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肠搜苦怯茶瓯:诗人通过“诗肠”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感到困惑与苦涩。
  2. 信手拈书却枕头:随意拿起书籍,轻松自然,但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寄托。
  3. 檐溜滴残山院静:屋檐的水滴声响回荡在安静的山院中,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碧花红穗媚凉秋:描绘秋天的花和谷物,表现出秋天的丰收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肠”比作情感的寄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碧花红穗”,在色彩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水滴声被赋予了生命感,增强了自然的气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安宁的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内心的矛盾与对创作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瓯:象征思考与内心的苦涩。
  • :代表知识与情感的寄托。
  • 檐溜:象征宁静的生活。
  • 碧花红穗:表现秋天的色彩与丰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肠搜苦怯茶瓯中,“茶瓯”象征什么?
    A. 忧虑 B. 宁静 C. 享受
  2. “碧花红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追求宁静 C. 兴奋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元好问的《山居二首》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美。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哲理思考,而元好问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细节展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好问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遣兴 春半 遣兴 春初奉寄海虞山北声九皋上人 春原 渔庄 虎丘访卖花老人 剑阁 诫儿侄八百字 贺李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大仁大义 心满原足 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锓版 采字头的字 色字旁的字 配没 反文旁的字 国无幸民 豸字旁的字 好吃 十义 不明不白 五花杀马 击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