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3:25
江城子
张泌〔唐代〕
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
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
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
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
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晚妆新。
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
早是自家无气力,更被你,恶怜人。
在碧绿的栏杆外面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雨刚刚放晴,清晨的黄莺在歌唱。
飞舞的柳絮和飘落的花瓣,时节已经接近清明。
刚刚睡醒,拉开窗帘,没什么事情,收拾好心情却没有心情。
在浣花溪边见到你,面容如秋水般明亮。
轻轻的黛眉,乌黑的云发高高盘起,金色的小蜻蜓飞舞。
我好奇地问他,你来这里做什么?他微笑着说,不必太多情。
穿着窄小的罗衫和薄薄的罗裙,纤细的腰身,晚妆新艳。
每到花开的时节,总是让人感到不太适合春天。
早已经是自己没有气力了,更被你这般可怜的人。
作者介绍:张泌,唐代诗人,字希声,号听雨。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结合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情感。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纠葛。
《江城子》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张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富有生机与情感的画面。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飞絮”、“落花”、“晓莺声”等,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活力。诗的开篇即以“雨初晴”引入,带来了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感觉,随后通过对“浣花溪”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描写,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慨。特别是在提到“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时,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短暂和无常的惋惜,以及对青春与爱情的珍惜。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有春天的生机,又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传达了对青春、爱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黛眉”指的是:
A. 头发
B. 眉毛
C. 眼睛
D. 唇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愉悦
C. 惋惜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