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意诗 一

《古意诗 一》

时间: 2025-08-01 23:30:58

诗句

飞鸟起离离。

惊散忽差池。

嗷嘈绕树上。

翩翩集寒枝。

既常以下役人。

偏伤垄上儿。

寄言闺中妾。

此心讵能知。

不见松萝上。

叶落根不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3:30:58

原文展示:

古意诗 一 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嗷嘈绕树上。翩翩集寒枝。既常以下役人。偏伤垄上儿。寄言闺中妾。此心讵能知。不见松萝上。叶落根不移。

白话文翻译:

一群飞鸟纷纷起飞,惊慌中散乱无序。它们在树上嗷嘈地叫着,轻盈地落在寒冷的树枝上。这些鸟儿常常被用来驱使人们劳作,却偏偏伤害了田垄上的孩子。我寄语给闺中的妾室,我的心意她怎能知晓。你看不见松萝上的叶子,即使落叶,根部依然稳固不动。

注释:

  • 离离:纷乱的样子。
  • 差池:不整齐,散乱。
  • 嗷嘈:鸟叫声。
  • 翩翩:轻盈飞舞的样子。
  • 役人:驱使人们劳作。
  • 垄上儿:田垄上的孩子。
  • 寄言:传递话语。
  • 闺中妾:闺房中的妾室。
  • 讵:岂,怎能。
  • 松萝:一种植物,常绿,不易落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文学家,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学,自身也多有诗文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萧衍感慨人生无常,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内心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飞鸟的景象,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飞鸟起离离”和“惊散忽差池”描绘了鸟群的纷乱和无序,象征着人世间的纷扰和不安。而“翩翩集寒枝”则展现了鸟儿在寒冷中的坚韧和优雅。后几句通过对鸟儿的描述,引申到对人的思考,特别是“偏伤垄上儿”一句,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最后通过“松萝上”的意象,强调了内心的坚定和不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鸟起离离”:描绘鸟群纷飞的景象,象征世事的纷扰。
  • “惊散忽差池”:形容鸟群惊慌失措,散乱无序。
  • “嗷嘈绕树上”:鸟儿在树上叫声嘈杂,增添了场景的生动感。
  • “翩翩集寒枝”:轻盈的鸟儿落在寒冷的树枝上,展现了它们的优雅和坚韧。
  • “既常以下役人”:鸟儿常被用来驱使人们劳作,暗示了社会的不公。
  • “偏伤垄上儿”:特别伤害了田垄上的孩子,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 “寄言闺中妾”:传递话语给闺中的妾室,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此心讵能知”:我的心意她怎能知晓,表达了内心的不被理解。
  • “不见松萝上”:松萝上的叶子,即使落叶,根部依然稳固不动,象征了内心的坚定和不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飞鸟的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 拟人:将鸟儿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如“惊散忽差池”和“翩翩集寒枝”。
  • 对仗:如“飞鸟起离离”与“惊散忽差池”,“翩翩集寒枝”与“偏伤垄上儿”。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飞鸟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同时抒发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内心情感的寄托。

意象分析:

  • 飞鸟:象征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 寒枝:象征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优雅。
  • 松萝:象征内心的坚定和不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鸟起离离”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鸟群纷飞的景象 B. 鸟群安静的景象 C. 鸟群休息的景象 答案:A

  2. “偏伤垄上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鸟儿的喜爱 B. 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3. 诗中“松萝上”的意象象征了什么? A. 内心的动摇 B. 内心的坚定 C. 内心的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萧衍的其他诗作,如《赠逸民诗》、《咏怀诗》等,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情感。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鸟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浙东筵上有寄 木笔花 古离别(杂言)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秋日经别墅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东归望华山 忆山泉 海上秋怀 新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建之底的字 祅祥 反犬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魅虚 指论 潦倒梆子 尝鼎一脔 秀才人情 坚贞不屈 秃宝盖的字 包含喃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谏的成语 风尘之慕 执一而论 口字旁的字 救开头的成语 老鼠尾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