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国清曹源为书名已复说偈云

《国清曹源为书名已复说偈云》

时间: 2025-07-27 08:37:27

诗句

非湛非摇,真源常在。

直指性海,总别无碍。

星分月现,光涵法界。

寄语诸方,莫作拟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7:27

原文展示:

非湛非摇,真源常在。
直指性海,总别无碍。
星分月现,光涵法界。
寄语诸方,莫作拟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真正的本源既不静止也不动摇,始终存在。它直接指向内心的本性,完全没有障碍。就像星星和月亮在天空中各自独立,又互相辉映,光芒普照整个法界。希望各地的人们不要试图去猜测和理解。

注释:

  • 非湛非摇:既不静止也不动摇,强调本源的恒常性。
  • 真源:真正的本源,指的是内心的真实自性。
  • 性海:内心的深邃之处,象征着智慧与觉悟。
  • 光涵法界:光辉普遍存在于法界,表示智慧的普遍性。
  • 寄语诸方:向各地的人们传达信息。
  • 莫作拟解:不要去猜测和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著名诗人,精通诗词,崇尚理学,作品多反映哲理与人文关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往往蕴含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时代,反映了曹勋对自我意识和内心世界的探索,旨在引导读者领悟内在的真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开篇的“非湛非摇”便直指内心的真实状态,强调了内心的恒常与不变。诗中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宇宙的广阔相联系,表明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深刻关系。

“星分月现”这一句富有意象,诗人将星星和月亮的独立与和谐结合,象征着内心的智慧与外部世界的相互映照。这种意象不仅美丽,更是对“法界”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超越的境界。

最后,诗人对“诸方”的寄语,传递出一种开放的心态,希望人们能够超越表面的理解,深入内心去体会生命的真谛。这种思想具有普遍性,启示人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非湛非摇,真源常在”:诗人强调内心的真实状态是恒定的,不受外界干扰。
  • “直指性海,总别无碍”:直接指向内心的深处,强调对真实的追求没有障碍。
  • “星分月现,光涵法界”:用星星和月亮的意象象征智慧的普遍性,光明照耀整个法界。
  • “寄语诸方,莫作拟解”:希望人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而是深入内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非湛非摇”对比内心的静与动,强调恒常。
  • 意象:星月的意象生动形象,深化了哲理的表达。
  • 暗喻:将内心的真实与宇宙的法界相联系,暗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哲理的探讨,传达出对内心深处真实自性的追寻,以及对智慧的开放态度,呼唤人们超越表象,深入本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真源:象征内心的真实自性,代表着智慧和觉悟。
  • 星月:象征宇宙与个体的关系,反映出内心的光明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描述自然风景
    • B. 探讨内心的真实
    • C. 讲述历史故事
  2. “非湛非摇”中的“湛”是什么意思?

    • A. 动摇
    • B. 稳定
    • C. 急躁
  3. “星分月现”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内心的孤独
    • B. 智慧的普遍性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勋与王维的作品,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都关注内心与自然的关系,但曹勋更强调智慧的普遍性,而王维则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哲学史》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思想上引发深思,值得细细品味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已亥杂诗 276 已亥杂诗 245 已亥杂诗 148 已亥杂诗 150 己亥杂诗 已亥杂诗 129 已亥杂诗 149 已亥杂诗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面驱禽 几字旁的字 盘岩 结果 鹊巢知风 气味相投 磕铳 龠字旁的字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走之旁的字 自结 鸟字旁的字 包含佗的词语有哪些 行峻言厉 宵寐 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